演出评论 Review | 戏剧

跨文化的新文本建构

戏中戏女儿成人礼的祭坛被放大成为视觉的装置,就把完全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的次文本,更渲染成为与正文本在相互辉映的观照之中。 (林韶安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这次蜷川剧场来台演出的《哈姆雷特》,虽於他为旧作,但由饰演王子的藤原龙也创造出新的角色诠释,更为接近当今日本年轻人在人格退化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精神分裂状态,蜷川要处理的不是正文本中“To be or Not to be”的哈姆雷特,而是当代日本年轻人无法割断「伊底帕斯情结」的症候群反应。因此,当蜷川把莎剧剧场转化为十九世纪末日本的下阶层庶民活动的广场围观《哈》剧时,已是同时在意味著西欧现代性与日本民众的关系。

蜷川幸雄《哈姆雷特》

3/29  台北 国家戏剧院

《PAR表演艺术》 第269期 / 2015年05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269期 / 2015年0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