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震荡 | 舞蹈
舞说民族,摆荡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正因为作者在创作企图上显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断透过文字、穿著、明确的客家曲调等元素,呼应著「客家」的诉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与运用上,这些等喻为「客家」的符号,作者在创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拟,於是乎,必有所谓「像」与「不像」的问题。
光环舞集《平板》
9月19、20日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PAR表演艺术》 第131期 / 2003年11月号
正因为作者在创作企图上显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断透过文字、穿著、明确的客家曲调等元素,呼应著「客家」的诉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与运用上,这些等喻为「客家」的符号,作者在创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拟,於是乎,必有所谓「像」与「不像」的问题。
光环舞集《平板》
9月19、20日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PAR表演艺术》 第131期 / 2003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