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震盪 | 舞蹈
舞說民族,擺盪在抽象與具象之間
正因為作者在創作企圖上顯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斷透過文字、穿著、明確的客家曲調等元素,呼應著「客家」的訴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與運用上,這些等喻為「客家」的符號,作者在創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擬,於是乎,必有所謂「像」與「不像」的問題。
光環舞集《平板》
9月19、20日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PAR表演藝術》 第131期 / 2003年11月號
正因為作者在創作企圖上顯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斷透過文字、穿著、明確的客家曲調等元素,呼應著「客家」的訴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與運用上,這些等喻為「客家」的符號,作者在創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擬,於是乎,必有所謂「像」與「不像」的問題。
光環舞集《平板》
9月19、20日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PAR表演藝術》 第131期 / 200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