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现场
当导演,也得看天吃饭? 从学院制作看学院的导演培育问题
美国表演艺术工业严谨,自有人才供需,所以早有一套制式的教学做法传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遵循一套「好用的公式」。台湾的工业松散,观众要求不高,市场需求小,因而有许多导演人材不是流失,就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即使一开始没有招牌响亮的导演老师主导校园制作,单纯以演员角度考量的剧场创作,其实不难发现创意的「奇迹」与「生机」,学问在於如何引导而已。
《PAR表演艺术》 第125期 / 2003年05月号
美国表演艺术工业严谨,自有人才供需,所以早有一套制式的教学做法传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遵循一套「好用的公式」。台湾的工业松散,观众要求不高,市场需求小,因而有许多导演人材不是流失,就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即使一开始没有招牌响亮的导演老师主导校园制作,单纯以演员角度考量的剧场创作,其实不难发现创意的「奇迹」与「生机」,学问在於如何引导而已。
《PAR表演艺术》 第125期 / 2003年0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