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特别企画/党「同」伐「艺」

春光乍泄的另类主流 九?年代的台湾「同志剧场」面向

台湾的同志剧场并没有伴随著台湾小剧场运动同时现身。直到「临界点剧象录」的作品《毛尸》登场,剧场中才开始讨论到同志议题。 (白水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九?年代末,同志热潮过去,作品创作不再旺盛,但是却发现到了主流剧场对同志题材的热衷;一些以小剧场发迹的剧团,也渐渐以主流剧团方式进入市场,这似乎是个令人亦忧亦喜的事实。一方面,进入主流的同志剧场增加了同志的能见度;另一方面却模糊了同志剧场的运动位置,让人觉得它不再具有?覆性而被主流文化收编。其实,如果能够彻底被商品化,并非坏事,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演出,长时间的累积,意义大於短时间内一窝蜂的吹捧。

《PAR表演艺术》 第82期 / 1999年10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82期 / 1999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