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这样过日子

工作狂男孩 魏隽展

(Adward Tsai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他可能不是太同意这标题。倒不是工作狂的缘故。

采访后的某一天和他再见面,我跟他说,你这过日子法,看起来简直是工作狂。他笑了。

剧场工作狂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多重角色扮演,其次是行事历的空格永远满得像快完成的数独或填字游戏。

演员魏隽展的工作行程目前排到明年后。刚拍完一支广告和电视剧,紧接著是十一月和舞剧场合作的《继承者》,十二月则跟无独有偶剧团的《剪纸人》全台巡演。

导演魏隽展上半年交出了入围台新艺术奖提名的《耳背上的印记》,十月在牯岭街小剧场上演的《男孩》,是去年同样入围台新奖的《偶戏练习:男孩》重演。

「三缺一剧团」的魏隽展,作为核心团员和主导者,也在对外举办的工作坊担任讲师。结束了默哑剧工作坊后,他和团员随即重排《男孩》;明年的演出计画《LAB壹号》也已开始发展。

面对这有如板块持续推挤运动的时程表,他以不变应万变,让生活维持得稳定而秩序。这个部分的魏隽展很不男孩,我突然想起几个剧场朋友开玩笑叫他「阿北」——他是那种进剧场后,会找个角落安安静静练太极拳的演员。

男孩魏隽展,每日恒常练身体练声音,吃喝简单不挑剔,一说话,他独角戏里彷佛莎哈札德的说书人跃然成形。男孩作完一出关於男孩的戏,说是男人了,但我更觉他该变成的,是一只豹——童年时,他总幻想一只和自己同行的豹,保护他又叫他著迷。或许那才是他真正该成为的模样。

三缺一剧团《男孩》

10/6~8  19:30   10/8~9  14:30

10/9  11:30 台北 牯岭街小剧场

INFO  0911160385

《PAR表演艺术》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226期 / 2011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