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這樣過日子

工作狂男孩 魏雋展

(Adward Tsai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他可能不是太同意這標題。倒不是工作狂的緣故。

採訪後的某一天和他再見面,我跟他說,你這過日子法,看起來簡直是工作狂。他笑了。

劇場工作狂的必要條件,首先是多重角色扮演,其次是行事曆的空格永遠滿得像快完成的數獨或填字遊戲。

演員魏雋展的工作行程目前排到明年後。剛拍完一支廣告和電視劇,緊接著是十一月和驫舞劇場合作的《繼承者》,十二月則跟無獨有偶劇團的《剪紙人》全台巡演。

導演魏雋展上半年交出了入圍台新藝術獎提名的《耳背上的印記》,十月在牯嶺街小劇場上演的《男孩》,是去年同樣入圍台新獎的《偶戲練習:男孩》重演。

「三缺一劇團」的魏雋展,作為核心團員和主導者,也在對外舉辦的工作坊擔任講師。結束了默啞劇工作坊後,他和團員隨即重排《男孩》;明年的演出計畫《LAB壹號》也已開始發展。

面對這有如板塊持續推擠運動的時程表,他以不變應萬變,讓生活維持得穩定而秩序。這個部分的魏雋展很不男孩,我突然想起幾個劇場朋友開玩笑叫他「阿北」——他是那種進劇場後,會找個角落安安靜靜練太極拳的演員。

男孩魏雋展,每日恆常練身體練聲音,吃喝簡單不挑剔,一說話,他獨角戲裡彷彿莎哈札德的說書人躍然成形。男孩作完一齣關於男孩的戲,說是男人了,但我更覺他該變成的,是一隻豹——童年時,他總幻想一隻和自己同行的豹,保護他又叫他著迷。或許那才是他真正該成為的模樣。

三缺一劇團《男孩》

10/6~8  19:30   10/8~9  14:30

10/9  11:3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INFO  0911160385

《PAR表演藝術》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26期 / 2011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