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看版 | 活动看板

台湾剧场?讨会宣言 我们爱,我们要,我们知道,我们追求――写在「一九八六X一九九五台湾小剧场?讨会」前夕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飨宴,就要开始。

?什么要有这样一场以「小剧场」?主体的?讨会?

因?以前没有。现在,我们要它有,它就有了。

多少年来,多少满怀理想的热血?年――这种形容词听起来似乎很古老,但事实的确如此――奋身投入他们不明就里的「小剧场」中,等到短暂的潮红从脸颊消褪,大家才?大眼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自己斗!除了充血的脑袋,你能仰仗的只有自己的双手。

这就是「创造」的神力!

有些人驰如彗星,光华耀於一瞬;有些人细似流水,精技而进乎道。不管是焚心於自创,或极目於西方,在「台湾剧场」这块小於或等於无的土地上,总是窜动著小剧场人横冲直撞的力,终究绽开一??土产的奇花异卉。只是这些花卉缺乏养份,太容易就凋落了。

「时间」对小剧场也不公平。现在大家谈剧场,言必称兰陵,因?「兰陵剧坊」是扭转台湾剧场转向现代剧场石破天惊的一击,小剧场再怎么发勃,总在它之后。另一方面,逐渐兴起中的,由学院戏剧系和商业剧场(以票房?主的剧场)合构的主流剧场却?未繁荣壮大到提供给小剧场一个相互辩证的空间。

於是小剧场必须承担台湾剧场的「原罪」,小剧场成了台湾剧场发展史上的「黑暗时代」,许多人看到「小剧场」三个字的表情就好像在五金行里买国产电器;有些学院派学者更直斥小剧场?「乱象」,亟欲将之摒於剧场史外而后快。奇花异卉的芬胶芳,随风而逝,残败的瓣蕊,化?灰泥,小剧场的历史眼看就要变成传说了。

所以我们要举行我们的飨宴。它不是无中生有,它是掉到地里的种子。我们要兴高采烈地大嚼大喝,因?我们嚼的,是小剧场先烈的骨,我们喝的,是他们的血。他们把身体赐给我们,让我们更加壮大,继续走要走的路。我们就是他们。就像「木偶奇遇记」里的小木偶毕那曹迈向「?人」之路一般,我们坚信小剧场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蔚?大观。在那之前,一切只是过程。

指穷於?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PAR表演艺术》 第43期 / 1996年05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43期 / 1996年0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