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拼贴幻视者的逻辑.铃木忠志《茶花女》/音乐小史
台式流行,唱出浮沉情梦
何日君再来
曲—— 刘雪庵(宴如) 词——黄嘉谟(贝林)
一提到这首华人皆耳熟能详的名曲,一般人都会直接联想「这是邓丽君的歌!」事实上,此曲确是一九七八年由邓丽君一唱成名,然而早在一九三○年代二战时期,它便曾掀起一波传唱热潮,只是,就像歌中面临惆怅离情的红颜,〈何日君再来〉亦历经多次被打成禁歌的命运,其命运翻转颇有「华人最传奇歌曲」的意味。
此曲的原唱人为周璇。大约七七事变前夕,上海艺华电影公司筹拍新片《三星伴月》,导演方沛霖请当时还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念书的刘雪庵——亦即日后以〈踏雪寻梅〉、〈长城谣〉、〈红豆词〉等曲闻名的音乐家——以当时流行的探戈风格谱曲。曲子做成后,方沛霖另请该片编剧黄嘉谟填词。歌曲面世后渐为街头巷尾传唱,然而真正大红并随之引起争议,则是在日籍女星李香兰(山口淑子)灌唱之后。
李香兰非常喜欢这首歌,不只演唱中文版,还改成日文版。一时之间,〈何日君再来〉超越战争,成为两国热门歌曲,更演变为中国的爱国歌曲,人们视「君」为国军之意,使日本当局以抗日歌曲的理由禁唱。到了中日战争末期,却换成中华民国政府下禁令,原因是日军将这首歌改成「贺日军再来」,使得当时总司令蒋中正大为震怒,唱片贩售者纷纷收回销毁,此曲从此沉寂。
直到一九七八年邓丽君将原有的四段歌词缩减成两段唱红前,这首歌未获闻问,刘雪庵甚至因此曲在文革中被按上「卖国贼」的罪名下放劳改。一首能使众人琅琅上口的动听乐曲,身世如此坎坷,亦颇暗合茶花女玛格丽特的遭遇,令人期待它将如何被改编演绎。
《PAR表演艺术》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