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 演出评论/舞蹈

一样的云门,不一样的舞蹈书写 黎海宁与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和林怀民的《悲歌交响曲》

《看不见的城市》里的舞台意象往往是对现代都会的直接指陈。戴著防毒面罩的人们鱼贯地纵身跃入舞台中央开出的一口方井「投井自尽」。 (许斌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在同一个晚上观赏《看不见的城市》与林怀民的《悲歌交响曲》是个有趣又奇特的对比。前者要求观?的思考与编舞者多重书写的表演元素相互激荡,创造多元的诠释空间;后者则预设了饱胀的情绪,一股脑儿地捧出来,留给观者极其有限的想像、思考与辩证的可能。

云门舞集1995春季公演《看不见的城市》、《悲歌交响曲》

4月1?4日;6?8日

国家戏剧院

《PAR表演艺术》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32期 / 1995年0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