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7期 / 1994年03月号
对「抒情」的质疑 从《岛上无人》谈起
《岛上无人》?河左岸剧团新近作品,由团员吴俊辉编导。这出标示「迷走地图之外」的戏,是否「比河左岸更河左岸」(河左岸团长黎焕雄语)地使用特定的风格语汇,表达某种抽象的主题?这样的尝试是不是成功呢?
PAR / 第19期 / 1994年05月号
理性脱俗的演奏 慕洛娃小提琴独奏会
小提琴家慕洛娃的运弓近乎随心所欲,善於营造各种缤纷色彩,加上简洁?新的乐句处理及美声法的拉奏运用,孕育了非常高贵典雅的气质。
PAR / 第17期 / 1994年03月号
演戏、游戏与说书 评《年兽来了》
以学龄前儿童?主要诉求对象的鞋子儿童实验剧团,新近推出的舞台剧旧作《年兽来了》,造型活泼,表演充满童趣;只是,该剧团在追求儿童戏剧精致化的过程中,似乎有?未察觉的盲点。
PAR / 第19期 / 1994年05月号
承袭自德奥传统的声音 女高音李韵雪独唱会
留学东德莱比锡的李韵雪,音色宽广、张力大,虽然过重又强的唱法或许国人?不习惯,不过在德奥系歌剧上确?国内难得的女高音。
PAR / 第19期 / 1994年05月号
骨迷宫观后感
虽然在创意和音乐上,我都觉得不足,但骨迷宫的演出的确激发了我们许多的想法。
PAR / 第17期 / 1994年03月号
国际水准的台北《卡门》
结合本土乐团及指挥,义大利的新秀导演,俄、美、义、大陆及台湾的优秀演唱家所呈现出来的《卡门》,整体表现令人满意。
PAR / 第19期 / 1994年05月号
梅卓燕的缱绻之舞
梅卓燕是香港年轻编舞家中极出色的一位,在今年的艺术节中她发表了舞作〈水银泻〉和〈花影〉。由於兼习中国舞蹈和西方现代舞,在她的作品里,「韵味」彷佛成了相对於西方现代舞追求身体图式的一种前卫美学,重又把?剧中的缱绻文字唤醒。
PAR / 第17期 / 1994年03月号
打击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 Synergy with Synergy的演出
一月上旬雪梨舞团和Synergy打击乐团在剧院联手献艺,它们的演出有著强烈的感染力。和其它乐器比起来,打?乐似乎更容易和舞蹈结合,因?大幅度的肢体律动本来就是打击乐的演奏一部份。
PAR / 第17期 / 1994年03月号
虫之思维和非主流人类 记澳洲舞者珊卓.派琳和苏安伦.蔻勒的表演
「后舞踏表演祭」(注1)分?澳洲篇、台港篇、美国篇三套舞码,来自澳洲的两个舞者以有如两只昆虫般的动作,一反人类惯有的动作形象,并弥漫著东方冥想的氛围。
PAR / 第19期 / 1994年05月号
谁的《海鸥》?
我看了两晚的演出,对於导演、演员、灯光、布景、服装等各方面都很欣赏,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究竟少了点什么呢?是否就是契诃夫说的喜剧和闹剧的因素?是否因?导演将《海鸥》处理得太过「层次分明」,把整个戏「变成了?音齐奏的交响曲」和「名家的山水巨幅」了呢?也就是说处理得太过严、紧了,因而失去原有的「看似平板芜杂」的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