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画特辑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人间美味老少咸宜 就要你「爱上剧场」! 2017 艺飨新北市 澎湃的艺文盛宴

新北市的艺术飨宴「艺飨新北市―爱上剧场」将再度於八月启动,从此时开始到年底,多样精采舞台演出轮番上阵,有适合亲子共赏,结合音乐、舞蹈、马戏等形式的戏剧与舞码,也有巡演国际、载誉归国、与机器人共舞的科技舞蹈表演,更有多出团队的全新制作,切入人生百态、探索家庭与人性议题……缤纷丰富的舞台满汉全席,正待观众入座品尝。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近乡情怯话《钮扣》

何晓玫在六年前开启的「钮扣计画」,旨在为这些浪迹天涯的台湾舞者打造一条回家的路。毕竟,近乡情怯,之於舞者,他们心底最最渴望的舞台,不在金碧辉煌的巴黎歌剧院、或是林肯中心,而是他们的家园——台湾。这些拥有丰富的国际舞台经验的舞者,在乡亲面前,却以一种「新鲜人」的姿态被认识,并发表他们的作品——他们羁旅生涯中的孤独奋斗与感悟。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映照自然的镜子 循环不停的绝美 暌违九年重访 山海塾演出新制作《回X喧嚣的海,寂静的地》

在睽违九年之后,山海塾将於今年七月再度来台演出,带来最新制作《回—喧嚣的海,寂静的地》MEGURI。其创作理念源於中文象形文字「回」,并将“MEGURI”视为动词,指的是像水一样循环不息,旋绕在所有事物上。MEGURI以「回」的精神,用既和谐且规律的方式,穿梭循环在世界万物上,如时间的流逝、四季的循环和转移、地球的变迁。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揭露抗争中表演、观看、与参与间的吊诡 布拉瑞扬《无,或以沉醉为名》

这无疑是布拉瑞扬重新出发以来,最为沉重、也最介入现实的作品。结尾时,躺在地上的舞者,从类似夜宿凯道的睡姿,慢慢拱身成为土冢的意象,或倒立竖腿彷佛成为一座座墓碑,让人感受到在任何政治抗争的背面都存在的阴影。固然,对不正义挺身而出是必要的,但作为一个艺术家,布拉瑞扬更在意的是每个原住民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曲解或歧视。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八卦又腥膻 揭露糜烂的社会现实 经典音乐剧《芝加哥》 廿周年重制再访台

火辣的歌舞、讽刺的歌词,铺陈的是纸醉金迷、浮华糜烂的社会写实事件——这就是百老汇经典《芝加哥》!暌违台湾十二年,原汁原味的舞台制作将於八月再访,此次的廿周年纪念版由百老汇主要演员担纲,经典爵士歌舞风情与音乐,将让台湾观众体会专属《芝加哥》的狂放魅力!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稻草人舞团《不.在场》

无论如何,《不.在场》是个在旅馆这个特殊空间当中展开的舞蹈作品,空间与装置艺术调度了观众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在观众与舞者之间的,「触摸可能」的紧张关系之下,创造出一个更具有延展性,不同以往舞蹈的观看方法。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一颗无形想像的球 一个无限可能的交流平台 第十五届台新艺术奖颁奖典礼及讲座侧记

五月十三日的台新艺术奖颁奖典礼,评审从入围的「十九强」中,选出视觉艺术类、表演艺术类及一位不分类得主,分别颁与大奖。回归前十一年的评选颁奖规则,也让人看到台新艺术奖如何回应当下艺术创作环境的变化。如同颁奖典礼时的串场演出,透过演员的肢体动能和音效搭配,创造出那颗忽大忽小、可近可远、能量四散的想像的球,呼应了台新艺术奖与时俱进的个性。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获奖团队介绍与评审意见

第十五届台新艺术奖,由吴玛?、张晓雄、鸿鸿、陈贶怡等四位国内代表,及奥地利林兹OK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马丁.史图(Martin Sturm)、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总监王景生(Ong Keng Sen)、澳洲雪梨Performance Space艺术总监杰夫.可汗(Jeff Khan)共七人组成的国际决选团,最终选出「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不分类年度大奖」三项得主,共获三百五十万元奖金。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国家戏剧院与音乐厅工程之兴建 从纪念总统蒋公到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我们在两厅院内敲敲打打,凿墙又补强,尘埃飞扬碎片满地,荣民工程处身为政府单位,以达成交付任务为重,日夜赶工,士气高昂。终能达成目标,如期在工程预算内竣工启用。 开幕时,戏剧院大戏为国剧(现称京剧)《文姬归汉》,展现当时政治上的正确性。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迟来的重逢

与两厅院的缘分在兴建完工后,断了,或许当年我太年轻,不明白两厅院能带给我生活上什么不一样。偶而路过,我会抬头看两厅院的屋顶,有一处明显和四周颜色不一样的四方形,回想当年,外观已经完成的两厅院,玻璃棉必须从屋顶留下的一个洞口吊进里面继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