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画特辑

PAR / 第292期 / 2017年04月号

无垢舞蹈剧场「潮」

现代人所面临的,是共同体的崩坏,而在新自由主义当道的今日,职场、家族、友人等所有的关系更面临解组,在这仪式已经成为不可能的时代,世俗宗教也许是个另外的启示。世俗宗教以共同体的崩坏为前提,在神的缺席当中,以自己的肉体为神殿,藉由剥除世俗的假面,对於自身灵魂的深处进行探索。这正是《潮》这个舞作当中,吴明[的独舞最令人动容之处。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号

从空间出发的策演新观点 四种对话×四种想像 探索弦乐四重奏

松菸诚品表演厅的空间特性,适合要求与观众亲近的室内乐演出,由此出发,从二○一六年推出「诚品室内乐节」,以「弦乐四重奏」为策展主题,今年的第二届也持续邀请优秀的弦乐四重奏团队,由Infinite首席四重奏揭开序幕,接著有五度音弦乐四重奏、法国新星范.库易克四重奏,最后由重量级的艾默森弦乐四重奏压轴,将以各具特色的诠释,引领乐迷领略弦乐四重奏的丰富与迷人。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号

「后植民计画」 一发不可收拾的展览

在这个展览中,其实加入了修补的观念及行动,我们是要用种树来修补,还是要用种「人」来修补?在残破撕裂的地景中,植入不同的树木、植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树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在不同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不是有某种乡村人口回流的现象?而且进驻乡村的人口包括外来者,是要恢复旧日的乡村?或是要实验一种能够适应新时代、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新乡村聚落?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号

我和台湾观众相会的鹊桥

在这十五年里,国家戏剧院就是撮合我和台湾观众(几乎)一年一度相会的鹊桥,没有这个舞台,有些作品不能由孕育到出生,有另一些,则不能继续成长。对於这个我把它视为另一个家的「福地」,言之不尽都是情感与感激。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号

我与两厅院的情

终於在二○一六年,我又站在了同一个建筑下,不过这次是在音乐厅里面,实现了四年前的那个小小的梦想。看著艺术家在舞台上排练,我站在一边,变得无比激动。同事们都觉得有些奇怪,平时都见我十分冷静,从没如此兴奋。那天,在我的请求下,他们帮我拍了这张照片,眼里满满都是幸福和满足。

PAR / 第290期 / 2017年02月号

成为草间弥生:论《千圈?旅》的多重性

这五个场景之间的关系既是五个带有某种衔接、跳跃及溶解等意义的镜头,也是五种蒙太奇。由此,这出讲述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生命和艺术的演出,是郭文泰与何采柔调度、裁切及诠释下的某种产物。进一步地说,关於这五个生命片段,可以是草间弥生的艺术与精神、创作与创伤之间难以分割的影像史。无关线性叙述,五个场景时空错置地呈显了艺术家的内在纠葛、被圆点和网纹魇住的观视,乃至濒临死亡胁迫的暗影。

PAR / 第290期 / 2017年02月号

抵达你未能见知的国度

还记得,第一次在国家剧院演出是十九岁,参与的演出是乐兴之时《大兵的故事》。我演的正是大兵,留下的记忆是青春的胆量,当然还有那第一次收到的负面评论。我记得那评语是:「饰演大兵的舞者太年轻,无法驾驭角色……」哈哈!现在想起来,是真的年轻啊,表演上是真的青涩啊!

PAR / 第288期 / 2016年12月号

「唱歌集」首推影集式音乐剧 《纽约台客》 唱出大苹果生存记

由音乐家詹?君领军的「唱歌集音乐剧场」,将推出影集式音乐剧《纽约台客》,用流行、爵士、百老汇等不同曲风的音乐,疗愈每个在异乡为梦想打拚的游子。剧情背景设定为「四名台客在纽约的街头生存记」,以轻松诙谐的手法,触碰人种文化、东西差异、社会阶层与价值观等议题。剧情走向仿效电视影集,透过情境喜剧的框架,每集处理不同主题,反映当下生活与社会。

PAR / 第289期 / 2017年01月号

坏鞋子舞蹈剧场《彩虹的尽头》

蓝白塑胶布所创造出的特殊空间感、既可看到舞者又同时看到现场观众(以及自己)的镜子、移动式的观赏、舞者们的身体动能、从实际民俗礼仪而来的鲜艳颜色服装、灯光等等,演出团队让这个演出满溢著能量,质量与密度都极高。与其说舞者们的表现非常精采,不如说他们的认真与投入,像是将自己化身为引导者,引领观众们经验了一趟奇异的旅程。

PAR / 第289期 / 2017年01月号

播洒爱乐种子 让科技与艺术零距离 访力晶文化基金会詹曼君执行长

连续三次独家赞助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访台演出,这次更赞助两厅院场次的户外转播,并邀请台中和桃园偏乡地区的中小学学童来观赏名团彩排——力晶文化基金会在古典音乐推广上的尽心与付出,令人印象深刻。力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詹曼君表示:「力晶赞助这两场演出,并不希望一切仅止於几小时内的美好,更期待音乐会后,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留下并延续的,所以我们决定用心於音乐教育与推广,向下扎根,从中小学生著手,为台湾的艺文环境好好培育下一个欣赏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