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追踪

PAR / 第179期 / 2007年11月号

如果我是植物,碧娜就是适合我的天气! 专访乌帕塔舞团资深舞者多弥尼克.梅希

碧娜.鲍许乌帕塔舞蹈剧场的资深舞者多弥尼克.梅希(Dominique Mercy),从第一次访台演出《康乃馨》时就令人极为印象深刻,与碧娜合作超过三十年的他,这次更主持舞蹈工作坊,带领本地舞者体验碧娜式的舞蹈。本刊趁此机会,访问这位优雅的舞者,一谈他与碧娜工作的种种。

PAR / 第182期 / 2008年02月号

那些因《浮生若梦》而燃起的灵光 致莫努虚金

浮生虽然若梦,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阳光剧团在台北,为剧场观众激荡出的波涛,也许会如《浮生若梦》撷取人生关键片段的创作概念,成为某些人生命中的关键片断。透过影像,透过只言片语,我们向带来这一切的阳光剧团与莫努虚金女士,深深致意。

PAR / 第179期 / 2007年11月号

简洁.入世.热情马祖卡

我们观赏碧娜对於社会关怀的手法,她善用简单的取材、直接的陈述,藉著事物的比对来呈现议题的特性。是一种感知(to perceive)的过程,她让我们在感官的世界接收到「生猛般」的资料,并且转换成真正可用的资讯。让我们实际感知到内在心灵对这世界的意象,而非外在世界的本身。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在「地下舞厅」 高筑艺术大梦! 舞团的排练场问题

云门八里排练场火烧成灰,外界惊讶国际大团排练场竟是铁皮屋,更惊讶的是工厂铁皮屋竟是国内舞团的五星级豪华场地。那么其他舞团呢?他们在哪里栖身?我们所看到的精美制作和舞者功夫是从何处产生的?本文将以成立二十四年的光环舞集和今年满十五年的组合语言舞团为例,看看台湾舞团遇到的排练场现况和种种问题。

PAR / 第182期 / 2008年02月号

阳光剧团巴黎现场 独家专访音乐总监 被二千八百件乐器围绕的快乐音乐人X勒梅特

阳光剧团在台北最后一场《浮生若梦》演出后,所有观众不只以热烈不断的掌声让演员们谢幕多次,更在音乐总监尚-贾克.勒梅特终於出现时,报以更加倍的欢呼。这位让观众一边看戏,一边还时时抬头往侧面高台上探看他演奏的「白胡子圣诞老公公」,现场演奏配乐的功力神乎其技,与剧情亦步亦趋的音声,让人潸然泪下。本刊独家取得在巴黎专访勒梅特的机会,一探他在阳光剧团的音乐工作室,看他在二千八百件乐器的围绕下,如何玩出动人的乐音。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MANCC 舞蹈人的天堂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Maggie Allesee国家编舞中心

云门的铁皮屋惨遭祝融光临,终於能在各方协助下,落脚淡水重新出发;但舞蹈人如何才能拥有无忧创作的天堂呢?旅美舞者王如萍以亲身经验,为本刊读者介绍了Maggie Allesee国家编舞中心(MANCC)——这个「舞蹈人的天堂」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舞蹈系创立,邀请美国国内与国际艺术家进驻校园、专门为创作提供资源,让创意能无虑地发芽且不求回馈。他山之石不能忽略,台湾是否也能有一个自己的MANCC呢?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辉煌了四分之一世纪 数位网路威逼 CD好景不再?

CD发明去年庆祝廿五周年,走过四分之一世纪,CD产业正面临发明以来最大的挑战,面对的不再只是盗版的威胁、免费P2P的共享,而是数位「产业」的竞争。但CD的失宠,并不意味音乐消失,只是以不同的样貌存在,而CD的褪流行,更是时代演进的必经过程。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好音乐 来自创造而非追随 以台湾独立乐团发展为例

唱片市场日趋萎靡,除了唱片公司所称的受到网路数位下载的冲击、导致实体销售的下滑之外,同质性太高、欠缺独特性的专辑泛滥,也是导致乐迷离去的主因。所以,寻找创意新力量,仍是开辟蓝海的不二法门。本文即以台湾独立乐团的发展为例,看到他们如何在商业体系之外,透过live pub或「春天的呐喊」等另类表演场域,诚实挥洒自己的创意,打造他们与乐迷共享的音乐天堂。

PAR / 第181期 / 2008年01月号

对镜看花 创造自己的美丽 尤金诺.芭芭与江之翠剧场工作坊记录

去年的十二月初,剧场大师、丹麦欧丁剧场艺术总监尤金诺.芭芭与资深女演员茱莉亚.瓦雷,应江之翠南管剧场之邀,为该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工作坊训练。芭芭充满创意的思考与训练方法,让习於南管传统肢体的成员展现出另一种美丽丰姿。欢喜扮戏团艺术总监彭雅玲从旁观察,特为本刊写下芭芭与南管演员的工作过程。

PAR / 第181期 / 2008年01月号

爱丁堡艺穗节 让世界看见你的舞台 专访前执行长保罗.古晋(Paul Gudgin)

爱丁堡艺穗节前执行长保罗.古晋於去年十一月初应邀访台,在北、高两地举办了三场以「爱丁堡艺穗节的经验与挑战」为主题的讲座与工作坊,趁此良机,本刊特邀资深策展人、明天事务所剧团艺术总监李立亨,专访保罗.古晋,与台湾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分享了他执掌艺穗节七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