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十雄出列 谁是明日大师?

十位指挥来自何方?他们是什么来历、哪位大师的爱徒?曾担任过什么职位?长什么样子?最重要的,现在又在哪些交响乐团指挥?在以下简单的介绍中,将列出这些年轻人的年龄、出生地及经历,并且在「特色」项目中引用《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对他们的评价,让您在短时间内就对他们的背景有全面的认识。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他们心目中的TOP 3

了解十位指挥明日之星的背景之后,本刊也特邀十位具深厚古典音乐背景的指挥、演奏家、乐团经营者、乐评人及音乐学者组成观察团,分别以评审对象的「乐团掌握」、「乐曲诠释」、「台风」、「外型」、「亲和力」、「台湾熟悉度」与「未来发展潜力」共七个项目分别给分数,并将结果制图分析,以专业兼具趣味的「战斗力指数表」呈现他们的成绩。 当然,要对这些新人评分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初出茅庐、累积演出场次不多,也从未到访台湾,要亲临他们的现场演出相当困难。拜科技之赐,网路上有大量的影音资料可供参考,因此本刊以此为依据,让这些专家学者们先为读者一一检视、给分、并对他们心目中的前三名提出意见。在最后的前三名获胜者揭晓前,先听听看评审团的评价吧!   编按:评鉴团发言顺序依姓氏笔划排列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笑傲江湖,就是他们仨!

冠军/亚尼克.聂切-瑟昆 亚军/瓦西里.佩特连科 季军/安德列斯.尼尔森斯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戏曲传承的曙光 因为他们绽放

对照前辈对世代交替的忧心,有一批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栽进传统戏曲这一行。他们平均年龄三十出头,或是正规科班,或是家族戏班,或是半路出家,对传统充满热情,对创新也很有想法,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哗众取宠,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走出属於这一代戏曲演员的传承之路。有别於前辈艺人的养成环境与时代氛围,这些年轻演员,要面对的挑战更大。在不对的时空,选择做对的事,需要更多的勇气。一路走来,步履虽然艰辛,但戏曲的未来因为有了他们,而让人看见曙光。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孙诗佩、孙诗咏 承先启后稳扎稳打

因为一份做女儿的孝心,一心戏剧团的双小生——孙诗咏与孙诗佩,先后踏上了歌仔戏的演艺舞台,透过前辈良师的教诲与演出的累积,虽然年轻,却扎扎实实地继承了外台歌仔戏的精华。而在大哥孙富睿发挥编剧才华、打造新颖题材的推动下,孙诗咏与孙诗佩稳步前行,实践自己的歌仔戏之梦。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当家小生李佩颖 半路出家自许演好戏

没有剧校坐科或剧团「绑戏」经历,半路出家的歌仔戏小生演员李佩颖,顶著高学历却一头栽进戏曲的世界,把社团玩成专业剧团,与社友创立了「台湾春风歌剧团」。一路下来,李佩颖从古路戏演到胡撇仔戏,从义大利即兴喜剧到推理剧,跳脱传统歌仔戏的唱念作打,培养自己「百变」小生的能力。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街巷屋间 生猛有力的剧场风景

请先撇开赌场酒店推出的炫目大秀,真正属於澳门的剧场,其实是在隐藏在僻巷窄弄里的闲置空间和艺文空间。在正规剧场空间欠缺的澳门,剧场工作者就用自己的方式找出演戏的方法,於是替代空间的演出,以及适应替代空间因应而生的「环境剧场」,成为澳门相当独特的剧场风景。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刘建华、刘建帼 跨剧种开拓新视野

虽有一个豫剧皇后的妈妈王海玲,刘建华与刘建帼却是一路披荆斩棘才得以走上戏曲路,但这个戏缘却是挡也挡不住,两姊妹终究还是另辟蹊径回归最爱的戏曲表演。两人创立的「奇巧剧团」推出融合现代剧场与传统戏曲精华的「跨剧种」演出内容,戏剧演出的剧情为主,搭唱著戏曲桥段与身段,刘建帼说:「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与审美角度大致相同,应该可以融合、实验创意。」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许?昂、黄宇琳 不忘初衷打造京剧未来

出身京剧科班的许?昂、黄宇琳,眼见剧校学弟妹们对未来的旁徨,决意挑起传承的担子,创立了「?优座」剧团,以平台角色自许,从事京剧、曲艺及现代戏剧的创作与推广。「创新不是革命,是最初信念的传承与延续。」?优座创始团长许?昂说,「台湾京剧界是我的家,我做这些是因为我爱我的家人、爱这门艺术……」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剧院不足 所以「全城皆舞台」

澳门的正规剧场甚少,但演出活动日益旺盛,所以各剧团穷中变通,或是开放自己的排练场,作为当地的小型表演空间,或是利用古迹活化空间作演出;而有十年历史的澳门艺穗节举行时,更是「全城舞台」!本文作者以个人赴澳门的经验,介绍当地的特色剧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