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变奏巴哈》 一条穿过现代文明的河
我第一次读完全剧,最强烈的印象是觉得这出戏像是一条大河。这条河,穿越了现代的都市文明。我最想做的其实是回望,原剧的「切片式的情境」,设定的时空是一九八○年代台北现代化之后的都市生活雏形,但其实经过了将近卅年,那个刚刚开始萌芽,人与人关系开始疏离的面貌没有改变,除了科技产品之外,所有的情境和当初一模一样。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英国史上最机智幽默之前十强
英国电视台(UKTV)二○○七年曾以三千名喜剧迷为对象,票选英国史上最机智幽默的人,剧作家王尔德名列第一,以下为这项票选前十名的结果。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玛莉玛莲》 如镜相映的恋人絮语
《玛莉玛莲》这个文本作为九○年代的小剧场经典绝对有其分量感,剧中只有两个演员,两个角色关系的沉重和胶著,几乎令人窒息。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始终不断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之对照,我相信这个文本的呈现肯定有足够的力量牵引观众去检视或投射自己对情感的态度。对我来说这正是作为一个导演最令人振奋的工作。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无可奉告》 打屁语言背后的世界末日
打屁,剧作家在穷极无聊的台湾生活经验中,体认到台湾语言与打屁文化的讥讽与无奈。我们填补所有的生活。就像装潢房子的发泡剂一样,只要一点点就能膨胀到塞满空隙。我不批判,让所有我们认为无意义的话语,沉积、发酵。累积那不得不的聚会与承诺,其实就只为了最后一次的爆发。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指挥星光帮2011 华山再论剑
在二十一岁以前就拿下霍洛维兹、滨松、鲁宾斯坦三大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世界最年轻的大赛三冠王伽佛利佑克曾说:「拿下第一名的刹那间,我就已经成为过往的历史。」是的,江山代有人才出,世上没有永远的第一名。在二○○八年六月,本刊曾以「指挥星光帮 乐坛圣手谁接棒」为题,选出三位四十岁以下年轻指挥。物换星移,今年六月《留声机》杂志推出的十位明日之星中,已经看不到他们列名在内。褪去生涩,尤洛夫斯基、哈丁、杜达美三位「老」将再也不是新星! 那么,十位人选究竟有哪些?谁又将在下个世代独领风骚?三位新星换谁做?就让本刊为您掌握情报、洞烛先机!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号
歌仔戏音乐新纪元
从外台到内台,十几年来的新编歌仔戏,带起了伴奏音乐的创新潮流。 杂缀体特有的包容性,让貌似传统的歌仔戏紧跟时代的脚步。 十年前, 谁能想到歌谣、科仪、原住民、台语抒情、印度音乐 都能融进歌仔曲调中而不捍格? 谁又能知道歌仔戏也能加上电音爵士, 甚至像西洋歌剧般重唱与轮唱? 这些歌仔音乐背后的作曲家是谁? 他们又有什么本领,让歌仔戏音乐跳脱广播、电视、迈向精致的新纪元?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2011-2012国际新乐季.古典乐坛趋势观察
开季,宣示著乐团一整年的企图与团队的向心力!在各大乐团音乐会一场场地举行之后,眼尖的乐迷们必定发现,许多曲目的安排与国外知名乐团的走向不谋而合,例如经典的贝多芬作品、通俗的音乐挑战艺术、东西方的交流、新音乐的推出等等。而您可知道,在求新求变的时代中,虚拟科技、野餐音乐会、教堂系列演出、东方市场崛起,都是国外乐团们想出的新花招? 哪些乐团面临破产?哪些指挥走马换将?接续著上一期的国内焦点介绍后,让我们一起综览国际乐坛各大乐团新乐季新动向!
PAR / 第225期 / 2011年09月号
台湾新乐季.不可不知演出指南
一百,象徵的是完美、成功、圆满、无限可能,跨入民国的第一百年,国内乐季从年初开始,就纷纷以「建国百年」为主题设计节目。而欢庆的氛围中,各大乐团的演出和动向更是蓄势待发——廿五岁的NSO历任总监回团执棒、指挥家水蓝就任国台交艺术顾问、北市交推出跨国制作《阿依达》、北市国有「国乐情人梦」音乐剧场,还有国家国乐团也邀请知名指挥轮番上阵。有的大打名家牌、有的团结力量大,在一片竞争当中,有什么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呢?就让本刊先为您理出头绪,从指挥、歌剧、到跨界、经典……让您在开季之前,就能掌握未来、洞察先机!
PAR / 第239期 / 2012年11月号
脱去笑的外衣 愤怒依旧蠢动
《拉提琴》不像过去的本子,泼辣直接,到底这出戏是要说什么?纪蔚然抽著菸,在沙发上侧身而坐,一下子把右腿叠在左腿上,一下子又把左腿叠在右腿上:「戏里的史文龙和刘三是台湾社会的两个典型,我想探讨的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困境。」
PAR / 第239期 / 2012年11月号
冷伯卡好
《私家侦探》外型台味,内在文艺,整体架构有头有尾有中腰堪称「台湾特有种」,可是读著读著却让我更想重读纪杯那些不时闪著机锋和幽默光芒的杂文。像我这样不入流的读者是这么看待他的创作:剧作是元配,小说是外遇,杂文则肯定是逢场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