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什么是「爵士乐」呢?

你认为什么是爵士?什么构成是爵士乐的条件?会不会你以为听的是爵士乐,但其实是掺杂爵士编曲的流行乐?如何在浩瀚的爵士乐大海中,找到指引方向的准星?让我们透过爵士乐专家们的定义,从复眼观点勾勒出轮廓,也许,就能更靠近爵士乐一点。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通往世界的爵士变种旅史

在文化多样性因全球化与网际网路的使用而愈加难以保存的21世纪,爵士乐逆势而起,成为能够承载各种相异文化内涵的独特乐种,且在过去100多年来历经多次演化与融合共生,发展出诸多形貌不同的爵士变种,它何以有此能耐?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寻找台湾爵士乐

爵士乐的诞生,就是一种混血。 一个多世纪前,美国纽澳良的非裔美国人,将蓝调与Ragtime揉合欧洲的军乐发展而来。这轻松自由的乐种受人喜爱,迅速地从社区逐渐传递到世界各地,在南美、在中东、在亚洲,甚至回传到欧洲??美式的自由一路收放,吸纳了当地风土民情,说出新的音乐语汇。相似的路途,爵士乐旅行到台湾,经过乐手们的接力、传承、创作、推广,成为今天的模样。在乐迷们享受即兴摇摆之际,是否想过这一来一往间,有多少成分是所谓的原汁原味?或者说,我们创造了多少本土的风味? 事实上,在台湾,爵士乐的行家不少,在唱片、广播、明星乃至於各地的爵士乐节推波助澜下,每年更吸引了新的乐迷跨入这个领域。多年来,国际巨星来台每每掀起活动的高潮,刺激了观众的视听神经,然而这一来一去,究竟为台湾留下了多少养分?而今适逢疫情,阻绝了外来的喧哗,才惊觉台湾乐手的能量已然丰沛,说著更熟悉的语言。这次,让我们一起从「爵士在台湾」到「台湾的爵士」,寻找属於自己的声音。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从跳舞时代到众声喧哗的台湾爵士乐轨迹

「爵士乐是郊野堤岸暨都市贫民窟里的弃儿,是非裔美国人为了反抗污秽与悲伤,而掀起的一场快乐起义(joyous revolt)。而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爵士乐才会成为全世界备受机器压迫、成规束缚的现代社会,用以纾解痛苦、化解无聊的全球型安慰剂。」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探寻爵士乐手在台湾的百年足迹

爵士乐手的定义经常众说纷纭,诸如有人认为应该以爵士乐手所具备的能力、知识及曲目为标准;也有人说,靠爵士音乐演奏吃饭的人才能叫做爵士乐手;更有人认为,演奏现代爵士乐、具艺术性并且具有创作能力的人,才能叫爵士乐手。然而,如同「爵士乐」的意义与内容,会随著时代与场域变化,「爵士乐手」(Jazz Musician)也是如此。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从城市庆典到在地爵士教育

过去,爵士乐对一般来说人来说是外来乐种,也是新潮、时髦的象徵。即使向往,也得从电视台、夜店、酒吧、唱片等管道才能听到,让人感觉遥不可及。但近年来,爵士乐的蓬勃对比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受到台湾经济发展影响,爵士酒馆的增设、经营者的眼光、专业听众的累积等都交互影响,再深究其竟,则得归功各地爵士乐节、社团、音乐营等多年耕耘。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殿堂之外,酒馆内的爵士练功坊

在20世纪早期,发源於纽奥良的爵士孕育於城市酒馆的喧嚣,时至今日,酒馆依然是乐手们的街头学校,他们在此会友、学习与成长。对爵士演奏家来说,丝绒般的弦乐、黄金般的铜管不是卖点,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一起玩的精神。趁著微醺的氛围内跟著音符摇摆之际,乐手们拿起乐器使出全力,伙伴们轮流接力各显神通,止不住手痒的随时可以加入一起Jam。在哪里立足演奏,哪里就是舞台! 有别於殿堂级大舞台的演出高门槛,小巷内的酒馆主人们多半秉持打造沙龙的开放精神,欢迎所有爱乐者,致力消泯乐手与听者的距离,营造玩家们能在此打磨技艺,更自在地抛接乐句,进行音乐探索的非典型演出空间。酒馆,不只是乐手的秘密基地,更是他们的练功坊。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内行人才知道的爵士现场巡礼!

爵士乐演出最重要的精髓之一,就是互动了!不管是乐队之间,或是台上与台下,紧密互动都会让气氛显得更热络。而爵士酒馆等非典型演出空间,正是孕育现场文化最重要的舞台。酒馆的演出是愈夜愈精采,过了凌晨推出的Jam Session更是门道所在。本刊精选几家仍拥护爵士纯粹精神的名店,泡在里面够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地方,能够发掘新星、提炼潜力,并且推动世代的交替与流转。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台湾爵士唱片厂牌创业场景:我是这样做出爵士唱片的

多年来,台湾唱片市场可见形形色色的爵士录音作品,也孕育了为数不少的爵士乐迷。然而,主流唱片公司传统保守,多以代理进口国外艺人专辑为主,乐迷们关注的眼神也常向外望去。殊不知台湾的音乐生态中已出现一批能够演奏爵士乐的优秀乐手,近年也产出不少屡获金奖肯定的作品。 本文专访了台湾业界实际参与爵士乐专辑工作的唱片人,包括威幅音乐有限公司音乐总监吕圣斐、好有感觉音乐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欣民、安j音服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亭谊(Evy),从企划、制作、发行、经纪等角度,从三大唱片厂牌的创业场景,描绘爵士乐与爵士乐手在台湾唱片产业的样貌。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号

年轻爵士乐手跨界,替独立音乐带来深度与厚度

2010年开始,一批批从海外学成返乡的年轻爵士乐手,陆续进入音乐产业。自此,从流行乐、独立音乐乃至大量兴起的音乐节现场,乃至专辑唱片内页制作名单,都能看见这批年轻乐手的身影,也带动不少年轻乐迷加入聆听爵士乐的行列。这让人不禁好奇,这些年轻爵士乐手何以出走至流行与独立音乐?如此频繁跨界的真正原因?不同音乐人之间又会相互激荡出什么样的音乐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