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台中国家歌剧院:不要用北部观点看事情
当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在2018年开幕,台中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邱瑗就说:歌剧院的「赏味期」过了,要冲出新的想像,得不断跟大众有话题讨论,持续吸引关注度。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第二座启用的场馆,坐落在台中市七期重划区地段的歌剧院,衔负著推进中台湾艺文产业发展重任,因此,邱瑗提出的场馆营运关键字——不意外地,就是「改变台北观点」和「与在地沟通」。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关於「众人」的连结与想像
南下采访卫武营那天早上,刚好是2020舞蹈平台开幕记者会,卫武营艺术总监简文彬在台上致词时笑著说:「这间演讲厅挤了这么多人,真是难得的画面。」我也难得在这里,见到一个个平常少有机会见面的舞蹈圈朋友,有台北的、有四处游走的、有屏东部落的。这大概是实体剧院最无法取代的意义(无论在疫情时代如何受到挑战),让众人聚集此地,正如卫武营那句自我定位的宣言:要做「众人的艺术中心」。所谓的众人,可以是舞者、编舞家,甚至是扩充舞台表演现场性的影像VR导演,活动开始后也将随著工作坊、演出与影像展览,各凭本事串起更广大的「众人」网络。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牯岭街小剧场:剧场的力量,要再强一点
相对於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以行政法人设置,任务及营运有法律规范,「公共性」之於牯岭街小剧场,更多的是自发性的期许。宗旨上,明白将自身归位於「前卫的表演艺术」、「实验的跨界艺术」、「创意的形式艺术」,「并於逐渐稳固的状态中,促进时代精神的汇聚、互动、发声,以展现真正的文化公共性」。至於牯岭街小剧场的馆长姚立群为剧场的公共实践所下的关键字则是:思潮、台湾剧场、融合、艺术行动。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场馆的公共性实践.五向度总整理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郑丽君:从营运迈向具剧场精神的场域
剧场公共性的实践,需要外部的反馈予以检视,我们邀请前任文化部长郑丽君、「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纪慧玲,以及当代艺术家崔广宇,从不同领域、视角提出「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纪慧玲:从「剧场的限制」谈起
剧场公共性的实践,需要外部的反馈予以检视,我们邀请前任文化部长郑丽君、「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纪慧玲,以及当代艺术家崔广宇,从不同领域、视角提出「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崔广宇:创作者承担公共性课题之必要
剧场公共性的实践,需要外部的反馈予以检视,我们邀请前任文化部长郑丽君、「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纪慧玲,以及当代艺术家崔广宇,从不同领域、视角提出「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 XX从德语区与英国剧场的经营策略找寻剧院的公共面貌
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对应与思考刺激?曾造访欧洲考察剧院经营与剧场生态的导演许哲彬,透过本文介绍欧洲德语区与英国剧院的公共性面貌,在创作、活动企画上,如何与社会紧密互动……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让牯岭街小剧场成为孵化器
牯岭街已有一年一度书香市集封街的传统,这个集结众多戏剧系的演出也可以考虑另起一档封街嘉年华,让戏剧从剧场延伸到街上。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号
基进女性主义对战国家女性主义
基进女性主义的肉身在此挑战於国家公厕内尿尿的多元姿态,欢迎不限性别不分年龄都来参与《A-Gender Toilet 无-性别厕所》这场身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