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北京:北京国际音乐节 歌剧《塞魅丽》《白蛇传》备受瞩目
这次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中,两部英文歌剧《塞魅丽》与《白蛇传》的中国首演备受瞩目。前者由当红的中国视觉艺术家张洹担任导演与视觉设计,把一座有四百五十年历史的明朝祠堂搬上舞台作为原故事中的希腊神话场景;后者则是融入京剧概念,还让青蛇一角由西方「干旦」——Male Soprano来诠释。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上海: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 延烧世博热情魅力
虽然上海世博会已经於十月底落幕,但十一月初展开的「2010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仍是以「精采世博,戏剧无限」为主题,邀集丹麦、以色列、爱尔兰、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戏剧团体和戏剧工作者参与演出,剧目则包括了话剧、默剧、肢体剧场、音乐剧、音乐剧场等多种表演形式。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上海:下河迷仓「秋收」起艺 上海剧坛的非主流风景
上海剧坛的前卫剧场艺术基地「下河迷仓」,不但坚持免费为上海本土的原创剧团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更强调上演的均是「非主流戏剧」。在这里举办的「秋收季节.迷仓2010—当代艺术年度交流展演」即日起开演到十二月中旬,此次主题是「从身体出发」,包括十三部表演剧码、五项视觉展览、八次主题论坛,在每个周末逐项呈现。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巴黎:杰宏.贝尔《三次送别》 让姬尔美可「不跳舞」
今年姬尔美可的新作《三次送别》邀请了「不跳舞」创始者之一杰宏.贝尔来共同编舞,由她本人担任独舞,并有现场乐团伴奏,主题是马勒晚期交响曲《大地之歌》中的最后一乐章〈送别〉。杰宏.贝尔让舞者脚穿厚重登山鞋、亲自控制场上及观众席灯光、开口对观众讲话、杰宏.贝尔上场要乐团乐手边演奏边离开、或者边死在舞台、姬尔美可开口唱起声乐…。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巴黎:罗伯.威尔森与路克.邦迪 演绎荒谬剧名作
巴黎剧场每年的上演剧目,永远少不了荒谬主义剧作家的作品。而本档期的巴黎剧场,也出现了荒谬剧场之联合国大战的有趣场面:美国的罗伯.威尔森带领义大利知名女演员Adriana Asti,演出爱尔兰贝克特的《美好的时光》;瑞士名导路克.邦迪(Luc Bondy),挑战罗马尼亚尤涅斯柯的《椅子》。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即将迎接「不惑」 戮力打造新锐舞台
今年迈入第三十九届的香港艺术节,在迎向「四十不惑」的路上,除了依然引进多元的国外精采节目,更戮力打造新锐现身的舞台。今年推出的「新锐舞台系列」,是运用香港艺术节的制作经费与专业团队管理资源,由艺术节亲自主办,将演出《唐人街繁华梦》等四档节目。此外,舞蹈方面也邀来碧娜.鲍许乌帕塔舞蹈剧场演出经典作《康乃馨》,一起展演的还有鲍许的相关影片展。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号
《成吉思汗》 磅礴气势展豪情--香港中乐团开季音乐会大器演出
去年才刚登上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被《纽约时报》赞誉为「眼看与耳闻同样精采」的香港中乐团,今年新乐季的开季音乐会,就演出意义非凡展现豪情壮志的大型史诗交响乐《成吉思汗》。原曲演出用上一整个乐团,再加上六十多人的合唱团,并将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头琴、呼麦、长调,以及短曲、嘲尔合唱、四胡等团体运用在曲中,形成近两百人的庞大阵容。而改编成国乐版本,更突显了蒙古族音乐的风味。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伦敦:卡夫卡小说化身歌剧 格拉斯音乐极简演绎
在英国传统歌剧圣地——科芬园的皇家歌剧院中,也有一方实验创新的园地,而这出由现代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作曲、卡夫卡小说改编的歌剧《在流刑地》,就是在这个Linbury StudioTheatre演出。这出歌剧仅八十分钟,卡夫卡的原著小说篇幅也不长,但却寓意无穷,有人说这不仅是探讨刑罚与罪恶,也表现无止尽重复工作与劳力的枷锁。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伦敦:财政紧缩时代来临 艺文界裤带勒紧面对未来
英国财政「紧缩时代」正式来临,英政府近日公布「公共开支评估」(Spending Review〉将大幅删减公共预算,不仅因政府削减大学补助可能让学费爆涨,文化预算也删减三成,而掌管文化补助的英国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本身就必须砍掉一半预算,地方政府为了响应中央政策,也拿文化补助开刀,英国西南方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 County)甚至删光全部的文化预算。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柏林:明华园《济公活佛:雪狐情》 开展欧洲表演新路
明华园在第一夫人周美青担任荣誉团长的领军下,十月中以柏林为起站,展开首度的欧洲巡回演出。这次在柏林演出的《济公活佛:雪狐情》,让德国观众有了台湾歌仔戏的初体验,即便不熟悉声腔身段,但在现场流畅的德文翻译辅助,与演员与演出的亲民特色下,观众仍能体验到歌仔戏的丰富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