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威尔森剧场新诠 《彼得潘》变身暗黑成人剧场
非常喜欢柏林自由创作氛围的罗伯.威尔森,近年在此推出颇多新作,四月又跟柏林剧团合作,重新诠释经典童话《彼得潘》,找来另类歌手女子二人组CocoRosie担纲作曲,翻转童话面貌,把《彼得潘》演成黑暗的剧场成人冒险。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欢庆五十施作改建 英国国家剧院盖「戏棚」作实验
迎向五十大寿的国家剧院,也展开了空间大改建工程,为了改善空间不足的问题,剧院特地建构了替代性剧场「戏棚」(The Shed),同时也在此上演实验剧作,第一炮为Tanya Ronder作品《桌子》,以一张传了六代的餐桌为中心,讲述六代人的家族功课。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圣丹尼市全力支持 百年剧院整修重开张
建於一九○二年的巴黎近郊圣丹尼市杰哈.菲立普剧院,在历经十个月的大整修后,终於在全体市民期待下重新开张。这次的装修主要是大剧场伯蓝厅的空间重整,让观众席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剧院平日在地方上的用心经营,也是其得以获得支持、通过改建经费的原因。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天桥与天坛 西城与东城的竞与合
在上级政策推波助澜、文化产业成为新兴热门行业的大潮下,「文化圈地」与「文化地产」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而由政府主导的开发案则更令人期待:北京有西城区的「天桥演艺区」,预计在廿年内建设五十座剧场;东城区则有「天坛演艺区」计画,预计在五年内新建卅四座剧院并改造廿七座剧院。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艺发局首届艺评奖 金奖文章惹争议
去年首度举办、首奖奖金高达五万港币的「艺评奖」,在二月底揭晓,由北京作者贾选凝凭〈从《低俗喜剧》透视港产片的焦虑〉一文获得金奖,但文中触及了香港热门的中港矛盾论述,引爆媒体关注讨论,虽然让人关注了原属小众的艺术评论,但让活动失焦,活动主办者也被严重质疑。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在惊世炫目的「无」与「有」之间
被视为「廿世纪表演史里程碑」的《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四度重制展开最后一次世界巡回,三月初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在《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中,没有沙滩,没有爱因斯坦,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没有戏剧冲突……虽然是卅多年前的制作,於今观之却仍令人惊异不已,更引发同场观众褒贬殊异的奇妙反应。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用非音乐元素 搭救《呷醋丈夫》
这次香港艺术节邀来义大利历史悠久的圣卡洛歌剧院,带来三套节目以飨乐迷。其中喜歌剧《呷醋丈夫》是现代新制作,是不折不扣的胡闹喜剧,音乐轻松,歌曲演唱难度也不高,情节中亦无戏剧性高潮,透过导演罗西在服装布景、道具与演出调度等等非音乐因素上出奇招,方能让观众顺利观赏到终了。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为「文化捏塑成形的身体」解码
《身体不记得的》是比利时编舞家凡德吉帕斯的比利时终极现代舞团之创团作,廿五年前初演时,该舞以尖锐的肢体语汇来质疑既有社会的框架,而舞台上精简却又意象丰富的表演手法,震撼了当时的舞蹈界。这个作品的产生脉络,正是编舞家试图透过从剧场到表演艺术的美学转移,来探究舞蹈身体的本质,和那些被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所形塑在身体中、无法言说的经验。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重现凯吉文本 无限回圈的解构
在伦敦巴比肯中心的「新娘与单身汉们」展览中,名导演罗伯.威尔森亲自独角演出约翰.凯吉作品《无可言说》。在长达一小时的演出中,文本不断地重复、被解构,似无终止。尽管舞台上盈满的文字冲击著视觉,威尔森讲演时几无移动的姿势、全白的脸及服装,让观众更能专注地聆听他所说的台词。
PAR / 第244期 / 2013年04月号
「柬埔寨季」 铺展柬国当代艺术活力
将於四月十三日柬埔寨新年期间开幕的「柬埔寨季」,将有超过一百廿五位柬埔寨艺术家,将在纽约推出一系列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影戏、电影、和研讨会等,从传统和现代的文创产品来呈现柬埔寨艺术。走过赤柬恐怖统治时期,许多艺术家都丧生赤柬手下,近年来艺术活动逐渐复苏,这个艺术节所要反映的,就是这些「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