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邀请英国人才领军 美加澳三组织各有盘算
澳洲的雪梨剧团、加拿大「萧伯纳戏剧节」与纽约新的表演艺术场地Culture Shed,不约而同找到了新的主事者——而且刚好都是英国人。求才求到远端,当然各有盘算,从三人的资历来看,显然其国际经验的丰沛、国际人脉的四通八达,会是三个单位的重点考量,但是否能切合在地需求,则有待观察。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交响乐团会师「柏林音乐节」 纪念尼尔森与荀贝格
由柏林艺术节庆公司与柏林爱乐合办的「柏林音乐节」,每年九月展开,今年以奥地利作曲家阿诺.荀贝格与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两位改变廿世纪音乐面貌的伟大作曲家为主题,邀请了卅个交响乐团、合唱团、独唱家,表演廿五个作曲家的七十个作品,让柏林乐迷幸福享受这丰富的交响乐全席。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BBC「十首曲子」计画 带学童认识古典音乐
BBC去年秋天开始的「十首曲子」教育计画针对小学生挑选十首古典音乐曲子,并请威尔斯国家乐团、合唱团演奏,举办影片免费放映,请名人介绍这十首曲子,曲目有经典的贝多芬、斯特拉温斯基《火鸟》、穆索斯基《荒山之夜》,也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搭配设计过的学习资源,学校教师也能应用在课程和校内乐团练习中,十个月的成果,也在逍遥音乐节以演出展现。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巴黎歌剧院重金推动数位创作 免付费也可随时收看
现有迦尼叶、巴士底两厅的巴黎歌剧院,为了彻底实践精致艺术平民化、艺术无国界的理念,特地斥资两百万欧元打造专属网路平台「第三表演厅」,而其中「上演」的节目,都是巴黎歌剧院针对「第三厅」推出的全新创作,类型多样。除了表演艺术之外,还有微电影、摄影、绘画等不同媒材的当代创作。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两大戏剧节此消彼长 「初心」仍是未来关键
作为中国的戏剧之都,北京的戏剧节可说是备受瞩目,但两个具规模与历史指标的戏剧节——北京青年戏剧节与南锣鼓巷戏剧节,却在今年展现了此消彼长的状况:曾经号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戏剧节,今年拿掉了「国际」两字的青年戏剧节演出剧码与场次萎缩至初创时规模;同样经费上有问题的南锣鼓巷戏剧节却依然活力旺盛,还开辟了「新生单元」让观众看到不成熟但年轻新鲜的想法。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团剧团」宣布明年将停止运作 几经风雨仍难为继
刚於九月份推出精采制作《天使挞落新.都城》的「团剧团」(前身为湾仔剧团),却在演出正在热烈开展之时,由行政总监杨惠芳代表董事会向外宣布由明年四月一日起剧团将暂停运作,虽然承继创办人何伟龙先生离世前的遗愿,但迫於经济现实与个人状况,终究不得不让这个一度是香港剧坛活跃的业余剧团选择暂停,令人感叹欷嘘。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属於柏林的《正义法则》 异质声音同台纷陈 高尔基剧院导演雅尔.罗恩新诠克莱斯特作品
自双总监雪敏.朗霍夫与彦斯.希列接手领军柏林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喊出了「后移民时代剧场」推出了一系列与身分、族裔、移民、城市议题息息相关的作品,众声喧哗、各自表述,是高尔基剧院的舞台上陈述历史的方法与途径。而该剧院导演雅尔.罗恩五月发表的《正义法则》,却也突显了「后移民时代剧场」的两难,包容了纷繁嘈杂、异质多样的声音,其力量也可能是相互消融。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和谐乐声中,提点生命差异的杂音 亚兰.布拉德勒作品《向前,走!》
在今年爱丁堡艺术节演出的《向前,走!》,是比利时当代舞团编舞家亚兰.布拉德勒与导演法朗克.范莱克合作的作品,从一个军乐队的彩排开始,透过微观一名老人与乐团的冲突、角力与合奏,突显群体与个体之别。比利时演员温.欧普茹克在剧中演出齐整的铜管乐队的「他者」,透过对乐队成员插科打诨的质询,在同质的乐队中让个人的异质性逐渐显露,他们私密的欲望、爱、苦痛与脆弱。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号
就爱「看」广播? 广播录制现场搬上舞台票房吓吓叫
广播节目的录制,也可以是受欢迎的现场演出?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举办了两年的「爱广播节」,还有两个「播客」节,把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录制现场搬到剧场中,在今年夏天的票房都是满座。原来热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就像明星一样受欢迎,能够买票进场看他们现场主持录制广播,就像亲见偶像一般,让人趋之若鹜。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号
「舞在八月」舞蹈节 重现露辛达.柴德兹旧作《现场光》
每年八月的舞蹈盛事——「舞在八月」舞蹈节,今年以后现代舞蹈大师露辛达.柴德兹经典旧作《现场光》作为开幕演出,当年与极简音乐大师约翰.亚当斯、建筑大师法兰克.盖瑞合作、在美术馆演出的舞作,可说是后现代舞的里程碑,当年的前卫出土,却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让编舞家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