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号
八旬新手导演 在人间搬演神话 令人叹息的拜鲁特全新「指环系列」
历经多次导演更迭、曲折不断的二○○六年拜鲁特音乐节全新「指环」终於在七月下旬登场,这次制作由高龄八十的剧作家多斯特担纲导演,他让神话故事发生的平凡人间,舞台上时时出现来来去去的现代人,只是都看不见剧中的神话英雄。 资深舞台导演、也是资深「指环」观众的杨世彭教授,再度亲临拜鲁特观赏,对这次的新制作,特为本刊畅谈第一手的观后感。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号
把「爱丁堡艺穗节」从想像中拉出 阴霾下,紧张又丰富的英国之旅
近年屡屡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目标的英国,不为恐怖主义所屈,盛夏的艺术节庆依然绽放缤纷。今年的爱丁堡艺穗节恰逢六十大寿,在英国甫完成戏剧硕士学业的香港剧评人陈国慧,趁此机会到艺术山城爱丁堡「朝拜」,看见丰富多彩的实验作品,发现英国表演艺术界也吹起「日韩风」,异国情调又逗趣娱乐的日韩演出票房一片蓬勃。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号
跑马拉松 看世界最大舞蹈博览会! 2006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联邦舞蹈博览会
跑马拉松看舞?这不是玩笑话,要参与两年一度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联邦舞蹈博览会」这个世界最大的舞蹈博览会,就得以马拉松的体力与耐力,才能享受这个为期四天,展现五十位编舞家作品、上百个摊位,还有座谈讨论、影片欣赏目不暇给的舞蹈嘉年华。旅居德国的编舞家俞秀青,把她参与这个盛会的兴奋经验,与本刊读者火热分享!
PAR / 第155期 / 2005年11月号
一场后现代舞蹈与古典芭蕾的失败婚礼 柏林八月舞蹈节现场
每年柏林的「八月舞蹈节」不仅是德国最大的国际舞蹈节,也是夏日欧洲的舞蹈盛会,也是一探最新现代舞蹈趋势的大好机会。今年主办单位高举「后现代与古典芭蕾交会」的旗帜,想要开创舞蹈的新局面。成效如何?评价又怎样?旅居柏林的戏剧研究者林冠吾,全程观察今年八月舞蹈节的动态,为你说清楚讲明白。
PAR / 第151期 / 2005年07月号
又新又旧 热力依然奔放 音乐剧《周末狂热》旋风袭亚洲
舞台版的《周末狂热》跟《42街》一样,属於歌舞重於戏剧内涵的「歌舞狂想(Song-and-dance Extravaganza)」;戏的成分被精简到成为「串场」的比重,常常觉得角色的发展力有不迨,但是当能量十足的歌舞场面一来,脚底的情绪被挑动后,心底对「戏剧张力」的挑剔又如过眼云烟——无关紧要了。
PAR / 第152期 / 2005年08月号
抗争与受难美学的嘉年华 记2005光州艺术节
在消费主义高张的年代,主张以剧场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民痛苦的民众剧场(People’s Theatre),在台湾是极小众边缘的领域;九○年代初,由现任立委李永萍带领的环墟剧场便曾创作以环保、农民、学生等社会运动为主题的剧场作品。 在台湾致力民众剧场多年的剧场工作者钟乔,五月间率领差事剧团参与韩国「亚洲广场」光州艺术节的演出,「亚洲广场」戏剧节里的戏,大都与社会抗?或亚洲殖民历史有关联。今年的演出,首度有来自北京及上海的民众剧场参加,反映了大陆国营剧场在向市场开放之后,知识分子对剧场本质的反省思维,中国大陆的现身,可说开启亚洲民众戏剧一个新的里程。本文即是钟乔参与这次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PAR / 第146期 / 2005年02月号
田庄里的歌剧圣地 初访英国葛兰邦歌剧节
没有明星歌手、也没有特级乐团,但一样能制作出高水准歌剧,成为拜鲁特音乐节外的另一个「歌剧圣地」——葛兰邦歌剧节,是如何营造出乐迷心中的崇高地位呢?资深歌剧迷杨世彭教授,在六度拜访拜鲁特音乐节之后首度造访葛兰邦,也为其优雅气氛所陶醉,且听他娓娓道来这个歌剧节的有趣故事与魅力所在。
PAR / 第146期 / 2005年02月号
我的第一次葛兰邦经验
PAR / 第147期 / 2005年03月号
好一个风华璀璨的感官世界! 德国剧场旅行笔记
电影/剧场导演鸿鸿,是出了名的爱看戏,长期以来流连世界各大艺术节。去年十月,鸿鸿再度远征德国,一个月内走过五个城市、看了廿八出作品,包括歌剧、戏剧、舞蹈,以及来自美国、比利时的客席演出,令他大呼收获满满。鸿鸿特别挑出他这次看的九出精采演出,图文并茂,为本刊读者纸上导览当今德国剧场的璀璨丰采!
PAR / 第140期 / 2004年08月号
垃圾堆上的马戏王国 太阳马戏团在圣米榭的逐梦计画
太阳马戏团是现今全世界最有名的马戏团,因为有太阳马戏团,加拿大蒙特娄市誓言要变身为世界马戏首都。 资深媒体人黄寤兰六月走访这个生产欢乐与惊奇的马戏总部,揭开蒙特娄市如何将原是垃圾掩埋场的米榭区,结合太阳马戏团与国立马戏学校,转化为马戏艺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