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183期 / 2008年03月号
全场反串独脚秀 精采绝伦詹瑞文 在香港看林奕华新作《万千师奶贺台庆》
这次这出《万千师奶贺台庆》,完全不是「贺台庆」那回事;这回詹瑞文要从头到尾反串女人,呈现几出港剧常见的剧情桥段。这样一出没有情节、或说每段都得从头开始慢慢建立剧情线的表演,詹氏一方面展现了一位剧场演员的巧思、细腻,也以身体实践所有可能的能量,在演完之后,从容地鞠躬下场。
PAR / 第180期 / 2007年12月号
大师云集 星光荟萃 聚焦2008香港艺术节
「香港艺术节」将在明年二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六日登场,在卅多档表演中,本刊抢先为读者在戏剧、舞蹈、音乐类别中,挑选几个无论如何都要买张机票,飞到香港,不可不看的重点节目。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历经巅峰的璀璨 低调奢华的身影 看西薇.姬兰与罗素.马利分特舞作《推》Push
整晚的演出,或许没有伟大的编舞或创新的点子,但我看到两位资深老舞者,对舞蹈的执著、对舞台的热爱及对艺术的尊重。姬兰没有猛抬腿地卖弄技巧,反之,褪去鲜艳夺目的鹅绒,奋力地压低重心,克服长手长腿,磨破膝盖地练习每个细节。纽约《村声》的名舞评家Deborah Jowitt以标题〈巨星,宁静的光茫〉,恰如其分地形容这个演出。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非舞之舞 跨界的思考 玛姬.玛汉的《哈哈》与利周《我的爱》
巴黎市立剧院三月份演出两档「舞」作:首度到巴黎演出的玛姬.玛汉新作《哈哈》,以及利周的《我的爱》。不约而同地,两者都非以肢体之「舞」,反而以装置艺术的表演概念,呈现舞台上的思考。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号
奥立佛奖揭晓 《发胶明星梦》最大赢家
初春的伦敦剧场界,台前幕后最热中期待的话题,莫过於一年一度象徵英国表演艺术最高荣誉的劳伦斯.奥立佛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奖落谁家。三月九日答案揭晓,去年十月上档的音乐剧《发胶明星梦》Hairspray,风光抱走最佳新音乐剧、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等四项音乐剧类大奖,成为今年最大赢家。
PAR / 第182期 / 2008年02月号
南法天空下 《微笑王国》绽放东方风 在土伦歌剧院参与雷哈尔轻歌剧
土伦,这个蔚蓝海岸边、拿破仑曾在此创下英勇战绩的历史小城,拥有一座由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师葛尼耶设计、南法最大的歌剧院。去年底德法合作的制作《微笑王国》在此演出,作曲家雷哈尔这出以中国为背景的轻歌剧,在台籍的德国达姆市国家剧院舞蹈总监林美虹的导演下,展现更细腻纯粹的东方风格,旅德编舞家俞秀青因缘际会参与该制作,也为我们介绍这个美丽的歌剧院与该剧演出实况。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号
光影万象 示现佛陀智慧 进念・二十面体的多媒体剧场《华严经》
佛经《华严经》被誉为群经之王,是佛陀释迦牟尼於菩提树下初成正觉首次宣讲的佛法,首先展示佛境的庄严华丽,继而讲解因缘法,及修行成佛的阶段。特别的是,此经不是用声音语言演说,而是佛陀以全身放光演绎而成。香港进念.二十面体的多媒体剧场《华严经》,正抓住「光」为重要媒介与象徵,深沉又夺目地展现心与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PAR / 第171期 / 2007年03月号
华文戏剧百年 两岸四地灿烂风华 第六届华文戏剧节在香港
两年一度的华文戏剧节今年再回香港,以「华文戏剧百周年」为今年戏剧节的展演主题,颇见主办者回顾历史的用心,今年的展演也是历届最为丰富的,除了两岸四地的精采作品,也看到香港本地的戏剧传承样貌,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戏曲化入现代剧场的新尝试。
PAR / 第170期 / 2007年02月号
废弃抽水厂,变身艺术舞工厂 莎夏.瓦兹领军 柏林艺术新空间「放射系统」启用
这个座落在史普雷运河旁的空旷工厂可大有来头,早在一八八○年,它是由柏林政府水利局盖的第一座创新系统之抽水厂。历经历史烟尘,在民间资金与多位艺术家的努力下,今年九月以艺术空间「放射系统 」的新姿态现身,当红编舞家莎夏.瓦兹应邀担任荣誉艺术评议主席,带著舞团进驻,成为柏林新的艺术滩头堡!
PAR / 第168期 / 2006年12月号
2006年萨尔兹堡艺术节 当代乐音,与莫札特对映争辉
适逢莫札特年,除了上演莫札特二十二部歌剧外,今年的委托作品也以莫札特为主题――即将卸任的艺术节艺术总监、作曲家鲁奇次卡,认为当代作品与莫札特作品可以形成非常平衡的对比,莫札特年只展演莫札特本身的作品显得太单薄。所以任期内已经为艺术节攒下大量当代曲目的他,这次更是洒大钱演出当代作品如颇受争议的《查伊德.阿达玛》、史托克豪森的MIXTUR 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