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35期 / 艺@CD

幸福就像一首歌

唱歌的幸福,孩子们都知道!建构童年回忆的歌,总是有著让人忘却烦恼的魔力。新世代的孩子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儿歌童谣,这次介绍的两张专辑《动物真可爱》与《幸福的孩子爱唱歌》,趣味的主题创作与用心的编曲设计,让大人也可以重温唱歌的美好……

PAR / 第235期 / 艺@电影

两代之间 纠结生命奇妙风景

有些故事,绵延发生在两代、甚至三代人身上,七月份的两部电影《第八日的蝉》与《最爱小情歌》,就是透过这样的情节铺展,纠结曲折,在镜头下打造出动人的生命风景。

PAR / 第236期 / 艺@展览

胡金铨的「武艺」 当代艺术「新传」

今年适逢胡金铨八十岁冥诞,从去年开始,包括纽约、巴黎等地陆续举办胡金铨纪念影展活动,国家电影资料馆拥有最完整丰富的胡金铨文物收藏,这次展出改以当代艺术结合文物再诠释,除了呈现胡金铨的电影美学风格,并希望藉由胡氏美学的再造,象徵典范的传衍。

PAR / 第235期 / 艺@展览

两个中国艺术家 不同世代的生命解读

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位艺术家——六十八岁的王怀庆与四十七岁的刘炜,同时在台北推出近作展览,前者从单纯的东方文化基因出发,结合当代极简的表现形式,后者的创作驱动则源自「以我手画我心」,发展出一种相当个人化的百无聊赖、或被称为「溃疡式」的绘画风格。

PAR / 第234期 / 艺@书

读这样的历史 找回不变的人味

《没有电视的年代》轻松好读又方便携带,一边去书中提到的景点诸如明星咖啡或永乐市场一边捧读,格外有一番滋味。书中篇章区分几大项,你可以略知各民俗节庆由来、台湾第一首流行歌、第一部有声电影或是阿公阿嬷追星疯狂不逊色於双十年华的你。  

PAR / 第234期 / 艺@CD

瞄准「台北」 声音说故事

你对台北的印象是什么?杂乱的大城市?高傲的天龙国?藉由日常声音的搜集重组,声音艺术工作者Yannick Dauby与张又升、黄大旺分别述说了他们的台北故事,透过聆听他们的声响专辑,你可能也会发现不一样的台北……    

PAR / 第234期 / 艺@电影

台北电影节 走入斯德哥尔摩的冷冽与缤纷

  今年的台北电影节,以瑞典「斯德哥尔摩」为城市主题,许多艺文青年熟悉名字:阿巴合唱团、史特林堡、柏格曼都会齐聚一堂,让人看到这北欧城市的精采面貌。另有台湾两部与表演艺术有关的纪录片《时间之旅》与《兰陵剧坊》,也相当值得文青们进场一览。  

PAR / 第234期 / 艺@展览

从小洋装开始的家族历史之旅

菲律宾女性艺术家玛莉娜.克鲁斯的「家系列」,透过艺术创作,搜集母系家族三代的故事。她在外婆的老衣柜里发现一百多件外婆亲手缝制给母亲伊丽莎和双胞胎阿姨莱拉的小洋装,引起她追溯家族记忆的兴趣。透过这些衣物为触媒,克鲁斯从外婆、母亲和阿姨们口中得知许多家族故事,转化成创作素材的来源,陆续以影像、绘画与雕塑等形式呈现。  

PAR / 第233期 / Ju & JuJu

你点亮了我生命中的璀灿星星

PAR / 第233期 / 剧场快门

小萱萱看著母亲怡文排练

地点:云门八里排练场 时间: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