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36期 / 这样过日子
刘绍炉 在静止里流动
PAR / 第234期 / 剧场快门
我们一起听手风琴!
地点:捷运中正纪念堂站 时间: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PAR / 第235期 / 幕后群像
闭馆八月重新开幕 「新舞台」哪儿不同?
新舞台是台北市重要的表演艺术展演据点。去年底开始,为了「长高、长大、保持年轻」,闭馆八个月,进行内部大幅度的翻修、更新。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八月中旬踏进新舞台,或许看不出哪里不同;然而,「在大幕升起后的舞台上,我们希望所有艺术团队都能感觉到,新舞台比以前好用。」资深舞台监督魏锴这么说。
PAR / 第234期 / 这样过日子
Fa与梅子 两人时光
来到他俩位於永和的家,隐身在旧公寓区中独栋一楼平房,坪数不大但应有尽有。进门瞥见两双溜冰鞋、两台脚踏车,一间满是书籍影带的视听兼电脑房。家里各处都有他俩旅游世界的纪念小物、卡片或日常用品,洗净晾干的红酒杯整齐摆放橱柜,桌上几瓶尚未开封的红酒随时欢迎光临。他们把自己的家叫做「小酒馆」,有时连续好几个周末热络不绝,有时每月开张一两个晚上。小酒馆不对外公开营业,但提供的酒肆美食比起市面许多「酒馆」还要来的精致又高级。 他俩都是身经百战的剧场演员。一位以音符做为外号,另一位则以鲜果为名。Fa跟梅子(梅若颖),一个音阶里最稳定持中的音符,另一个则酸中带甜下酒单吃皆可。他们也的确把日子过的像一首旋律美好的曲子,一顿水晶灯下闲适在心头、风味独具的晚餐。
PAR / 第236期 / 幕后群像
没有戏箱哪有戏?
舞台上演员唱念做打、演得让观众动容喝采,但若没有后台戏箱师傅的照管打理,也不会有台上光鲜亮丽的顺畅演出!京剧里头有三大头:剧务头、场面(音乐)头和戏箱头,这三个带头者便能决定一出戏的成败。国光剧团的戏箱头「六哥」邱毓训说:「戏箱并不能因为不上台就不懂戏,他反而要比演员更懂戏,中国的戏箱培养过程跟演员一样,都是从剧本、唱功开始学。」
PAR / 第236期 / 艺@书
想听古典音乐?踹共!
古典音乐的门槛总是高不可攀?看了再多的音乐入门书也摸不著头绪?或许可来看看英国BBC型男主持人盖瑞斯.马隆这本《古典乐的不古典讲堂》,透过作者的苦心「卖笑」,或可为你与古典乐搭起「友谊的桥梁」!
PAR / 第234期 / 幕后群像
不愿预置的即兴琴声
卸掉面版的钢琴上摆置了各式各样的小东西:录音磁带、长尾夹、螺丝钉……琴槌敲下,发出的是超乎想像的声音——这是钢琴家李世扬的创意,从事自由即兴演出的他,透过活动的装置,在演奏中展现细腻的情感。在舞作《两男关系》中,他的音乐与舞者活泼互动,也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PAR / 第236期 / 艺@CD
传统曲调与异国元素的邂逅
客家山歌、台湾民谣、原民歌谣……这些我们熟悉的曲调,如果用异国风的乐器或演唱风格来诠释,会展现出怎样的奇妙风景?透过这次介绍的三张专辑,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家的丰富创意,为传统曲调打造出「旧酒装新瓶」的聆赏经验!
PAR / 第236期 / 艺@电影
两个世界 燃烧一样的艺术热情
虽然是文化差异甚大的地域,但我们都可以透过影像,看到他们对艺术投注的熊熊热情:《芭蕾首步曲》展现美国青年芭蕾大赛背后小舞者追求梦想的努力,「阿拉伯影展」展演的少量阿拉伯电影制作,也让人看到在神秘面纱之后,阿拉伯电影工作者的关注与创意。
PAR / 第235期 / 艺@书
了解「电影导演」这一行的三种方法
关於「怎样学创作」,从创作者的传记和作品自述中能学到的,可能更多。从近期本地出版的电影导演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相关著作,不标榜「创意术」或「方法论」,却提供读者更广泛的面向,探索电影创作的历程,创作者如何自生命史汲取素材乃至形塑创作观——比起归纳化约为理论,这类读物毋宁是更精采的「电影导演创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