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53期 / 幕后群像

把一件事情做到在行,就是艺术家 艺术行政洪凯西

「艺术行政」这四个字,大概是近五年,因为文创产业的瞬间发达,即便不是名列关键字排行榜里,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就算是对圈内人,面对这些大部分只出现在节目册演职人员名单的名字,不进场的黑衣人(剧场技术crew的简称),到底艺术行政在做些什么,也仍然模糊得很难解释。但从洪凯西的身上,可以看见的,不只是这一代中坚艺术行政的自我养成之路,或许能明确一些艺术行政的定位与未来可能的方向。

PAR / 第253期 / 艺@展览

杉本博司 提炼记忆的永恒

在台湾颇具知名度的日本摄影大师杉本博司,近期举办在台首次个展「时光.淬炼.影像」,展出一九七○年代成名以来的代表作约五十余件,包含「透视画馆」、「剧场」、「观念之形」、「服饰雕刻」与「充电场」等系列。在杉本建构的极简世界里,光线与时间被浓缩成诗意的观念影像,呈现人类记忆的深层,探寻人与世界的连结。

PAR / 第253期 / 艺@电影

道地台味创意 陪你过新年

今年的农历过年落在一月底,台湾电影延续著往年的好气势,也在一月端出了热闹的贺岁片,同时为弱势发声的纪录片也没有缺席,共构开启了二○一四年的台湾电影。

PAR / 第253期 / 艺@书

皇室支持的歌剧院X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剧院 《到全球戏剧院去旅行Ⅰ》书摘

坐落於马德里市中心的马德里皇家剧院(Teatro Real de Madrid),隔著东方广场(Plaza de Oriente)与马德里皇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对望,连同紧邻的伊莎贝拉二世广场(Plaza de IsabelⅡ,俗称歌剧院广场),以及颇具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特色的旧城区,共同建构了马德里市中心最具特色的建筑群。

PAR / 第253期 / 艺@书

诗背后清晰的注解

剧场影像设计师周东彦与编舞家周书毅合作的《空的记忆》,在演出之后,交出了一本实体记录书,透过影像与文字,将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回覆解答。如果对周东彦而言,《空的记忆》是「一首不小心写大了的诗」,那么,或许这本剧场书就是诗背后清晰的注解。

PAR / 第253期 / 艺@CD

留住灵光乍现的那一刻

都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当最后的音符在空中消散后,舞台上就什么也没有留下。然而在音乐类型中,比「稍纵即逝」更短暂的,非即兴莫属了。若将一般音乐演奏比喻为舞蹈,那么即兴演奏的舞蹈场所,就像是在钢索上。在演奏的同时又即时创作,虽然在舞台上处处是危机,却也常激发出潜在的能量。

PAR / 第252期 / 艺文人生

你不能只爱钱

重看《大亨小传》,我非常喜欢巴兹.鲁曼的诠释。我看出小时候看小说及旧版电影没看出的重点,《大亨小传》不只是在讲述一段无望之爱,其实是在说一个黄金时代中道德沦丧的故事。而无论是过去或现在,富者恒富,这是金钱社会的潜规则,而每一个社会都一样不平等,金钱就是阶级。

PAR / 第252期 / 剧场快门

登台前

地点:国家戏剧院后台 时间:二○一三年三月七日

PAR / 第252期 / 这样过日子

四个热血男孩 带著钢琴去旅行

最近在「flying V群众募资平台」上出现了一个专案,标题是「带著钢琴去旅行 X 无尽热血音乐环岛计画」。这是四个横跨七年级前后段,热爱音乐的大男生成宗翰、卢易之、蔡曜宇、简子毅,他们相遇后触发的梦想计画。 年轻人谈梦想,听起来总似轻狂不切实际,但他们在募资前已完成此计画的东部行,出发时间点是在四个人相继退伍后的三个月内。或许没考虑周全,或许细节不尽完善,资金也不足,就连计画能申请补助的管道都还弄不清楚。不过要谈行动力,毫无类似经验的他们一头栽进计画之中,在超乎想像的短时间内身体力行,无疑是行动力十足。 采访当天是他们固定周末早上的排练时间,约在制作人成宗翰的家,也是他们平时的排练地点。一抵达,旅行的要角之一——两千三百c.c.重型机车“Alice”停在楼下好好地在那率先迎宾。他们为每一台旅行用交通工具取上名字,重型机车、器材车、补给车,都是他们充满生命力的伙伴。

PAR / 第252期 / 艺@展览

「后人类」时代 你想要什么?

一九八八年,史蒂夫.妮可思(Steve Nichols)发表《后人类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一书,尽管学术界和艺术界对於「后人类」的定义不一,但是这个词汇已普遍运用在形容当代社会分歧、复杂的生命经验与身分认同。陈明惠策展的「后人类欲望」汇集英、澳、德、日、韩、芬兰、挪威与台湾等廿五组艺术家的六十件作品,分别从复制人、跨性人、改造人等三个面向,诠释「后人类」这项文化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