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77期 / 艺@展览

动物的秀场 搬演台湾四十年

笔下以猫狗隐喻人类,以鸟瞰视角呈现人间的苏旺伸,近期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了「动物庄园:苏旺伸四十年绘画展」,汇集了一百余件作品和手稿,展出一九七○年代末迄今各阶段代表作,及五件与环境议题相关的新作。以「动物庄园」为名,除了反映苏旺伸的题材特色,也让人联想到乔治.欧威尔的讽刺小说《动物农庄》,让人循著作品的轨迹,也回顾了台湾数十年来的种种变化。

PAR / 第277期 / 艺@电影

影帝影后演技大车拼 让人拍案叫绝

喜欢看演技大车拼的观众有福了!一月份多部新片,让你可以看到各大影展、奥斯卡、金球奖等知名影帝影后,展现高超演技银幕论剑,戏精尬戏绝不手软,台下的你,只能大呼过瘾、拍案叫绝!

PAR / 第277期 / 艺@CD

女神啊,永远是女神

充满魅力的女声,是不少作曲家与乐迷的最爱,重则以身相许,成为天籁女神亲密爱人,轻则就是搜刮相关录音,非把女神收纳到唱片柜不可!趁著女高音舒娃兹柯芙的《1952-1974年独唱录音全集》上市,让女神之声长相左右,正是时候!

PAR / 第277期 / 艺@书

了解台湾,从电影开始

在观察评述之外,《银幕上的新台湾:新世纪台湾电影里的台湾新形象》作者野岛刚还访问了多位电影人,囊括台湾各个世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让读者能够了解作品背后的思考脉络,也为这段国片从颠簸中站稳的历史留下珍贵资料。本书既是认识台湾的入口,又像一面镜子,回顾之余,我们也藉此看见他人如何「看见台湾」。

PAR / 第277期 / 艺@书

我的戏剧自传XX千把利刃(1974~1983) 《蜷川幸雄:千刃千眼》精选书摘

「假如观众席里坐著一千名青年,他们手里就等於握著一千把利刃。我想,我得打造一个足以对抗千把利刃的舞台。那就是我的使命。」从前卫小剧场崛起,后转入商业剧场,打造出日本剧坛瑰丽风景的导演蜷川幸雄,如是描述自己的舞台创作。执导题材从莎士比亚、希腊悲剧到日本剧作与文学,蜷川的舞台丰富多元,融入日本传统文化与歌舞伎表演的呈现如曾来台演出的《米蒂亚》、《哈姆雷特》,皆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摘自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近日出版之《蜷川幸雄:千刃千眼》,让读者一探蜷川从前卫剧场转换到商业剧场时的心路历程。

PAR / 第276期 / 专栏 Viewfinder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三段时空,一九九九,二○一四,二○二五,特定的年份纯然给过去、现在、未来包装了花纸,内里收藏的是一个民族的永恒轮回,一错,再错,三错,时间并不因为有著不同的名称而有意义上的差异,它们的统称,叫遗憾。

PAR / 第276期 / 专题

我的异国故乡

出国工作、驻村留学,或许并不尽如想像中浪漫, 人在江湖、冷暖自知,创作也因此有了新的启发。 在异国体会生活,在他乡寻得原乡, 融入当地也客观观察。   甫从巴黎驻村回台的舞者林佑如、 狠主流多媒体剧场导演周东彦、 乐兴之时创办人指挥家江靖波, 记述他们在远方历经的点点滴滴。   那些变与不变的曾经、重拾的热情、千里相遇的知音, 已铭刻於心、内化成了部分的自己。   在陌生城市里再次成长, 那是他们在异国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