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88期 / 艺@电影

文青爱看片 年终大发威

年底,是文青最爱的电影季节,有网罗近期精采国际影坛艺术电影的金马影展,就连院线片也浓浓影展风,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的佳片也一拥而上。英国大师肯.洛区二摘金棕榈的《我是布莱克》,才华洋溢的札维耶.多蓝与汤姆.福特分别改编自舞台剧与小说的新作,还有趣味洋溢的企画式电影制作……文青们的十二月,让电影妆点得缤纷动人!

PAR / 第288期 / 艺@CD

从心所欲,逾矩何妨?

过去的郑京和,神乎其技宛若公孙大娘舞剑。六十八岁的郑大娘,挑战她从未全本演出的巴赫无伴奏。褪去了青春时那细腻的自持、面面俱到的乐思,与精心营造的瑰丽音色,她口中吐出的肺腑之言,绝非一派温柔与和善,那宛若回归本真的素描笔触,口气却硬得近乎镌刻的力道。郑京和似乎把年轻时少见的火气,悉数醇化成一种雄辩的力道。

PAR / 第288期 / 艺@书

让我们跳舞吧

芭蕾群阴Ballet Monsters的新书《全民跳芭蕾》以简单线条和风趣中带点机车的画风,画出了舞蹈教室的众生相。若说前作《芭蕾女孩的秘密日记》是舞者生活的外传,让读者一窥舞台下的日常生活;那么《全民跳芭蕾》更加贴近芭蕾爱好者的内心世界。除了教室里的风景,作者笔下的舞者社交媒体群像,亦让人拍案叫绝。

PAR / 第287期 / 专栏 Viewfinder

布景与意境

然而,亦恰恰是把道具与陈设的「展览性」放大提高到超越戏剧需要的比例,布景便由空间变成景观,甚至奇观,目的已经不是服务剧情,却是化身某种展览物,旨在满足欲望投射。它的「假」,在於设计的巨细无遗没有发挥应有或更大的想像力,而只有让空间在观众啧啧称奇的赞叹中,扮演了唯肖唯妙的玩具屋。

PAR / 第287期 / 专题

人人都是电视台! 你,直播了吗?

一五九○年代,年轻的英伦人想要认识世界,会走进环球剧场看莎士比亚。 一九三○年代,柏林奥运期间,首次以电视直播赛况,世界进入观众客厅。 千禧年初,首届Web 2.0大会举办,标志互动、分享、关系的网路世代展开。 二○一六年,社群媒体龙头Facebook开启直播功能,将真实物理空间消解更彻底,社群兴起,电视退位,自媒体的战国时代已吹起号角,而七年前环球剧场开跑的NT LIVE浪潮也在这年席卷台湾影城。 在垂直分众最极致的时代,吸引人的直播关键是什么?又对强调现时现地的剧场有什么影响?直播是可利用的工具、可发展的艺术形式,还是瓦解剧场现场的双面刃? 本刊除了就直播经济分析产业与剧场现况外,也邀请了三组创作者――王e、许哲彬、达康.com谈谈他们对直播的想法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