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312期 / 专题

牯岭街小剧场馆长姚立群 他们会发现,我是一座时光掩埋场

深坑山上的家,是姚立群的藏宝室,从高中迄今买下的书,黑胶唱片、卡带、光碟堆砌出的音乐收藏,还有旅游时带回的异国乐器、木石刻章与串珠……恋物的他,乐於花大把时间购买感兴趣的物,所恋也是锁链,恋物项目太杂很难样样精通,有需要的时候才能讲究,但该把握的时候他绝不错过,姚立群笑说自家就是垃圾掩埋场,但不知他脑海幻想中被掩埋的是书、被书盖住的其他物品还是书里的知识。

PAR / 第312期 / 艺@书

亡灵,生灵,性灵 大野一雄与舞踏的三位一体 《大野一雄:魂之粮×练习时的言语》译者序

日本舞踏家大野一雄与土方巽并列为日本舞踏(Butoh)的创始人,对现代和后现代舞蹈有著巨大的影响。由国家两厅院出版的《大野一雄:魂之粮×练习时的言语》一书,集结了两本著作:第一部《魂之粮》是大野庆人对父亲大野一雄及其舞蹈的解说,以多张照片呈现了他的舞蹈和哲学;第二部《练习时的言语》是一九七七至九六年间大野一雄在排练场对学生发表的谈话,以格言形式整理而成。本刊特地转载此书之译者序,让读者藉此认识大野一雄与大野庆人的舞踏艺术渊源与脉络。

PAR / 第312期 / 艺@展览

空总的转身 「再基地」续延实验精神

原本的空军总部,今年八月转身成「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在这个新的文化场域,艺术家王俊杰策展的「再基地:当实验成为态度」以宣示的姿态,让参展者将自身创作连结空总的历史脉络,提问艺术及思想作为建构当代文明与身分的本质之外,作品也如穿针引线的角色,引领观者居间漫游行走,领略建筑的特殊氛围。

PAR / 第312期 / 艺@电影

金马影展之后 与影坛大师相遇

金马影展中的佳片总是在影展结束后的一个月陆续上映,但今年特别的是,这个月除了金马佳片,也有多部影坛大师如高达、拉斯.冯.提尔等人的新作上映,让影迷延续奔赴电影盛宴的热情……

PAR / 第312期 / 艺@CD

适逢百年祭 究极德布西

今年适逢法国音乐大师德布西逝世百周年,趁著岁末之时,让我们透过两大套唱片,来「究极」这位印象派大师。透过这两大套唱片,可以补足你所没有的德布西「有声纪录」,并且深化几个你不可不知的德布西关联。

PAR / 第311期 / 专题

一卡货柜 播散击乐梦想

「如今,打击乐已成为广受喜爱的热门乐种,而打击乐团的行迹更已遍及全球卅三个国家,并登上维也纳音乐厅、伦敦巴比肯中心、纽约林肯中心……等艺术殿堂的舞台,获得极高赞誉。」当誉扬典礼新闻稿中发出这段文字时,相信击乐团队必定感触良深。因为在一九八六年朱宗庆打击乐团成立时,「打击乐」仍处边陲,但是经过卅多年的推广,带动了国内艺文风气,更让台湾成为世界打击乐重镇。而朱宗庆本人自二○○九年获得国际打击艺术协会(Percussive Arts Society,PAS)颁授「终身教育成就奖」后,又在二○一六年获选PAS名人堂,此奖不仅是击乐最高荣誉,也是华人世界首位受奖者。为此,台北市誉扬艺文组织在去年将此荣誉授予朱团,并在今年十月颁授誉扬奖座。记者会上同步亮相乐团为誉扬案打造户外的移动式音乐互动装置作品Beats of Hearts!,打开这扇玻璃门,朱团的故事,就从这一卡乐器箱说起……

PAR / 第311期 / 艺@展览

马格利特的镜相世界

超现实派画家马格利特擅长将日常物件拼组出超现实、富含深厚寓意的画面,而他传世的生活影像,则提供另一道探究其创作的思考渠道。现正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的「揭相:马格利特影像展」,陈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六七年间拍摄的一百卅张照片和七段影片,当中的马格利特,彷如演员似地展现多变的个人形象,但精心设计的构图,也如其画作一样是对生命的诗意探询。

PAR / 第311期 / 艺@电影

今年金马国际影展 超级「奇幻」

每年一度的电影盛事即将登场,这回金马国际观摩影展的内容很特别,导演专题的两位导演——阿根廷导演加斯帕.诺埃与日本导演冢本晋也,都是风格特异的电影创作者,加上拍片过程曲折万端,被视为「受到诅咒」的英国奇幻导演泰瑞.吉兰作品《谁杀了唐吉诃德》,虽不是「金马奇幻影展」,也够让影迷感受奇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