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311期 / 艺@CD
新一代「钢琴一哥」 首度访台抢先听
近期备受瞩目的俄国钢琴家特里福诺夫,二○一○年获萧邦钢琴大赛第三名,二○一一年摘下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及柴科夫斯基大赛金牌,从此备受世界乐坛瞩目,可说是最新出炉的「钢琴一哥」!十一月他将随指挥大师帕帕诺及圣西西里亚管弦乐团首度访台演出,在「一哥」到访前,让我们先听他的精采录音专辑,了解一哥如何可以成为一哥!
PAR / 第310期 / 专题
滋养我的那些玩意儿
说艺术无用,说艺术玩物丧志,从根本上来说,或许并未说错。经世济民的「有用」,艺术未必想做;凌驾众人、翱翔天际的鸿鹄之志,也不一定吻合艺术创作者内在的真正需索。做艺术,搞创作,到底图的是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讨生活,而是——过生活呢? 这次我们不再直面艺术、扣问创作,绕过它们,我们闯进剧场艺术创作者的生活现场,不拘命题,任他们分享生活中一切能够滋养自己的事物。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创作本身即是滋养,然而离开艺术创作的中心,构成它的边陲长得如何?边界在哪?或许我们该说,这次探究的不是创作者也不是工作者,而是一个人,如何被他琐碎的癖好和兴趣,支撑著、浇灌著,让他有力气往艺术的深处走去……
PAR / 第310期 / 艺@展览
菜园里的虫文艺术家
首次受邀来台举办「虫文展」的朱赢椿,将与虫子的各种邂逅,出版成书、也打造出独门的「虫文艺术」,他自己开田种菜,几年来吸引众多昆虫驻留,它们在田地里产卵、孵化、成长,完成生命的轮回,偶尔受邀客串当「艺术家」,朱赢椿以「开半亩田,种五年菜,邀百种虫,集千形文,成一本书」说明《虫子书》系列的创作历程。
PAR / 第310期 / 艺@电影
掘探家庭内里 外看社会问题
十月份的两个影展:女性影展与高雄电影节,分别端出精采菜色,两者不约而同推出「家庭」主题,以多部好片探索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另在两影展中也有多部与表演艺术相关的电影,或是纪录片或是剧情片,邀影迷探看舞台前后的各样人生风景。
PAR / 第310期 / 艺@CD
与巴赫再度同行 分享跨时空的慰藉
录制过上百张专辑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今年推出的全新专辑,却是他第三度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对於从四岁起就浸润其中的巴赫音乐世界,马友友有著随年龄、视野而转变的理解与诠释。第三度的录制,已过耳顺之年的他选择了重返初衷,无论是音色或表现似乎是更优游自在、更丰富却更是纯粹地表达了自我的人生观。
PAR / 第310期 / 艺@书
法律之中 看见精采的音乐人生
不说你不知道,原来「音乐之父」巴赫曾经打架闹事,歌剧大师华格纳曾经被当叛乱放火犯通缉……由南韩法律学者赵炳宣主持的广播节目单元集结的《音乐家被告中!》一书,从四十四篇活生生的案例里,看到大音乐家如何在官司缠身之余将世俗折磨转化为艺术,即使跨越了数百年,我们仍能透过那些「被告」的惨烈经验,学得到他们对人生的赞颂与叹息。
PAR / 第309期 / 专题
啤酒配前卫《春之祭》 类比咖的脑波交锋 剧场人黄鼎云 摇滚团「拍谢少年」
这回的剧场约会,邀请到近年备受期待的剧场编导黄鼎云,以及白天上班族、晚上摇滚魂,近期以专辑《兄弟没梦不应该》强势回归的摇滚三人组「拍谢少年」,观赏的节目由黄鼎云点名出招,选的是连圈内人都认定高门槛的《春之祭》! 演出后众人黄汤下肚,抛开客套、直捣黄龙,竟「饮/引」出惊人言论——编舞家萨维耶?勒华(Xavier Le Roy)在拍谢少年心中原来直逼浊水溪公社?剧场在黄鼎云脑子里,其实就是一场性愉虐?以《春之祭》的争议性为开端,双方逐渐展露彼此天马行空、毫不拍谢的脑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