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A Bigger Picture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艺号人物 People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当代艺术共享学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0
- 以「共」为名 艺术未来走向何方? 艺术共享的左右光谱 不同出发点的实践策略 / 文字 吴孟轩 / 32
- 看得见的空间 看不见的社交经济 台湾共享空间现况 / 文字 张慧慧 / 36
- 参与式策展与共创 观众成为艺术要角 欧陆跨国合作计画Be SpectACTive! / 文字 吴孟轩 / 40
- 以相遇为始 搭起漫长探险旅途的驿站 台湾的表演艺术相关平台 / 文字 陶维均 / 44
- 无中生有 发挥「枢纽」无限可能 自许「亚洲共制中心」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 文字 樊香君 / 48
- 资金与创意的汇集 成就的不只是艺术 国际共制的两种模式 / 文字 耿一伟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顾问 / 52
- 场馆各自贡献 分段陪伴创作之路 欧洲Modul Dance Festival / 文字 吴孟轩 / 56
- 以「人」为本的交流 藉「陪伴」打开彼此的未来 国家两厅院与法国凤凰剧院的「开动计画」 / 文字 王世伟 / 59
- 国家两厅院的陪伴、共享、制作、链结 / 文字 张慧慧 / 62
- 让人生在年轮舞台上开展 黄翊工作室+《长路》 / 文字 张慧慧 / 64
- 从实验开始 让文化驱动未来 访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执行长赖香伶 / 文字 张慧慧 / 68
即将上场 Preview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焦点专题(一) Focus
- 戏台上,映照世间万象 台湾戏曲艺术节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3
- 一曲褪下历史迷雾 吟哦再现林家始末 旗舰制作《当迷雾渐散》 施如芳、李小平再度携手 / 文字 游富凯 / 84
- 《当迷雾渐散》星光之一 上了台就忘了痛 演出全剧灵魂人物 「永远的娘子」许秀年 / 文字 游富凯 / 88
- 《当迷雾渐散》星光之二 与林献堂连结 看过世界看到自己 金枝演社艺术总监王荣裕 / 文字 游富凯 / 89
- 《当迷雾渐散》星光之三 虚拟的辩士 从零起步点滴揣摩 一心戏剧团当家小生孙诗咏 / 文字 游富凯 / 90
- 蜀风雅韵 绝活再现 四川省川剧院《白蛇传》、《川剧传统经典折戏专场》 / 文字 游富凯 / 92
- 敢於怀疑,又敢於被怀疑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的创演历程 / 文字 愿良 / 94
- 雅正之乐 在台湾重逢 北之台雅乐会访台 与台湾国乐团合作演出 / 文字 李秋玫 / 96
演出评论 Review
新锐艺评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进入欲望的剪影 让私密青春占领街头 冈田利规《渴望X占有的肖像》巴黎演出 / 文字 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学美学与文化研究博士 / 112
- 拒绝改变的社会 日本与泰国共通的绝望 访《渴望X占有的肖像》导演冈田利规 / 文字 詹育杰 / 116
- 当代歌剧制作的新「光」景? 灯光艺术家艾里亚森与拉摩歌剧《伊波吕特与阿丽西》 / 文字 邱映洁 /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