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艺号人物 People
企画特辑 Special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传统之姿.当代之镜 舞向未来的从前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6
- 「因为从前……」 让现代的舞动更有温度 回望传统的当代舞蹈剧场 / 文字 赵绮芳 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副教授 / 38
- 打破单一想像 开启更深层的对话 跨文化表演中的传统与当代 / 文字 张懿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表演与文化研究博士 / 42
- 台湾原住民乐舞 「踏」著传统 「走」出当代 / 文字 樊香君 / 44
- 佛朗明哥 沙尘烈火中的流浪与死亡 / 文字 周伶芝 / 46
- 阿根廷探戈 在凝视之中 相互抗衡的欲望 / 文字 张懿文 / 48
- 《米隆加》 重组肢体语汇 挑逗当代复杂人际 西迪.拉比 热烈传达腰带以下的精采 / 文字 魏君颖 / 50
- 印度古典舞 解放灵魂 共飨和谐之「味」 / 文字 黄钰婷 / 54
- 专访《印X法交锋》舞蹈家 阿露西.穆耿 艺术是与时俱进的旅程 / 文字 白斐岚 / 56
- 专访《印X法交锋》音乐家 罗兰.奥泽 以击乐重新诠释几何空间 / 文字 白斐岚 / 58
即将上场 Preview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一个人,在舞台上 独角戏的奥秘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70
- 演员又爱 却又无法免疫的剧场病毒 关於独角戏 / 文字 杜思慧 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 72
- 在有限的舞台上 开展无限的旅程 罗伯.勒帕吉的独角戏创作 / 文字 耿一伟 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 / 76
- 我选择剧场 因为剧场充满了魔幻 专访罗伯.勒帕吉 / 文字 耿一伟 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 / 80
- 《瘾.迷》 时空交错的爱恋苦痛 / 文字 王世伟 巴黎第三大学剧场艺术博士 / 84
- 王世纬 每个演员都该做独角戏 / 文字 陈淑英 / 86
- 魏隽展 放轻松才能演好戏 / 文字 陈淑英 / 88
- 黄凯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丑 / 文字 吴思锋 / 90
企画特辑 Special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信?不信?这是个问题 莎剧作者身分之谜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IRC)研究会员 / 96
- 书本一打开、故事掉出来 竹围工作室驻村艺术作品《阳光书》的跨文化版图 / 文字 倪淑兰 辅仁大学助理教授/耕莘文教基金会执行顾问 / 101
焦点专题(一) Focus
- 岛与国、城与乡 逃避与创造 台湾现代剧场的返乡故事 / 文字 吴思锋 / 104
- 归来嘉义 阮剧团 卖力撒种接地气 / 文字 张慧慧 / 106
- 回返苗栗 EX-亚洲剧团 用口碑「专注」扎根 / 文字 林立雄 / 108
- 深耕台南 台南人剧团 开拓一畦艺术的园圃 / 文字 陈茂康 / 110
- 移居宜兰 无独有偶工作室 「偶」的未来在此创造 / 文字 吴思锋 / 112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专栏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