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傳統之姿.當代之鏡 舞向未來的從前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6
- 「因為從前……」 讓現代的舞動更有溫度 回望傳統的當代舞蹈劇場 / 文字 趙綺芳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 38
- 打破單一想像 開啟更深層的對話 跨文化表演中的傳統與當代 / 文字 張懿文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表演與文化研究博士 / 42
- 台灣原住民樂舞 「踏」著傳統 「走」出當代 / 文字 樊香君 / 44
- 佛朗明哥 沙塵烈火中的流浪與死亡 / 文字 周伶芝 / 46
- 阿根廷探戈 在凝視之中 相互抗衡的慾望 / 文字 張懿文 / 48
- 《米隆加》 重組肢體語彙 挑逗當代複雜人際 西迪.拉比 熱烈傳達腰帶以下的精采 / 文字 魏君穎 / 50
- 印度古典舞 解放靈魂 共饗和諧之「味」 / 文字 黃鈺婷 / 54
- 專訪《印X法交鋒》舞蹈家 阿露西.穆耿 藝術是與時俱進的旅程 / 文字 白斐嵐 / 56
- 專訪《印X法交鋒》音樂家 羅蘭.奧澤 以擊樂重新詮釋幾何空間 / 文字 白斐嵐 / 58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一個人,在舞台上 獨角戲的奧秘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0
- 演員又愛 卻又無法免疫的劇場病毒 關於獨角戲 / 文字 杜思慧 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 72
- 在有限的舞台上 開展無限的旅程 羅伯.勒帕吉的獨角戲創作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76
- 我選擇劇場 因為劇場充滿了魔幻 專訪羅伯.勒帕吉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80
- 《癮.迷》 時空交錯的愛戀苦痛 / 文字 王世偉 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 84
- 王世緯 每個演員都該做獨角戲 / 文字 陳淑英 / 86
- 魏雋展 放輕鬆才能演好戲 / 文字 陳淑英 / 88
- 黃凱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丑 / 文字 吳思鋒 / 90
企畫特輯 Special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信?不信?這是個問題 莎劇作者身分之謎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表演藝術文化交織國際研究中心(IRC)研究會員 / 96
- 書本一打開、故事掉出來 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作品《陽光書》的跨文化版圖 / 文字 倪淑蘭 輔仁大學助理教授/耕莘文教基金會執行顧問 / 101
焦點專題(一) Focus
- 島與國、城與鄉 逃避與創造 台灣現代劇場的返鄉故事 / 文字 吳思鋒 / 104
- 歸來嘉義 阮劇團 賣力撒種接地氣 / 文字 張慧慧 / 106
- 回返苗栗 EX-亞洲劇團 用口碑「專注」扎根 / 文字 林立雄 / 108
- 深耕台南 台南人劇團 開拓一畦藝術的園圃 / 文字 陳茂康 / 110
- 移居宜蘭 無獨有偶工作室 「偶」的未來在此創造 / 文字 吳思鋒 / 112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