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企画特辑 Special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企画特辑 Special
艺号人物 People
焦点专题(一) Focus
- 与文本共舞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42
- 呼唤原作 寻找那「独一无二的点」 小论台湾的舞蹈与文学 / 文字 李时雍 / 44
- 《?》 那随舞扬起的今世烟尘 / 文字 李时雍 / 46
- May B 孤寂灵魂的地质学 / 文字 周伶芝 / 48
- 《归属习题》 全球化的精神抽搐 / 文字 周伶芝 / 50
- 《回》 一句诗舞出一场孤独禅境 / 文字 樊香君 / 52
企画特辑 Special
即将上场 Preview
焦点专题(二) Focus
- 爱情 请小心轻放 柴科夫斯基与《尤金.奥涅金》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63
- 柜里的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音乐 / 文字 蔡永凯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 / 64
- 少年十五二十时 映照俄国社会实景 普希金与柴科夫斯基的《尤金.奥涅金》 / 文字 罗基敏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 / 68
- 绝对俄罗斯的「抒情场景」 那些关於《尤金.奥涅金》的不可不知 / 文字 吕岱卫 资深音乐评论人、古典音乐台节目主持人 / 72
- 回到人类纯粹情感 时空距离不再遥远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台湾首演《尤金.奥涅金》 / 文字 张伟明 / 76
企画特辑 Special
演出评论 Review
新锐艺评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 ARTalks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台湾音乐剧新一章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6
- 近卅年百花齐放 产业成熟路迢迢 台湾音乐剧发展回顾 / 文字 林采韵 艺文新闻工作者 / 88
- 小品规模另类舞台 怀旧风与小清新的下一步? 台湾音乐剧的发展新趋势 / 文字 白斐岚 / 94
- 《钏儿》 歌仔戏棚里的痴爱情缘 比照百老汇制作模式 慢工磨琢的野台风景 / 文字 陈淑英 / 98
- 《寂寞玛奇朵》 温暖人心不寂寞 挖掘都会人欠缺的一块 让音乐剧成为娱乐的选项 / 文字 陈茂康 / 100
- 《不读书俱乐部》 情境喜剧交织的生活小品 打破传统音乐剧模式 表演、词曲、编剧同步行进 / 文字 朱安如 / 102
- 《Cabaret》 从曲目出发挥洒魔幻力量 从耳熟歌曲发挥 打造独特的演、歌、秀 / 文字 陈茂康 / 103
- 《哑狗男人》 死去之后重新认识人生 摇滚流行乐风 把歌练好再排戏 / 文字 朱安如 / 104
- 歌舞风华发源早 移植、原创各自缤纷 日本音乐剧的历史与发展 / 文字 沈亮慧 / 106
- 星光加持助声势 资源跨界新契机 韩流明星与韩国音乐剧 / 文字 李季纹 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系助理教授 / 108
- 摸西方经典过河中 边唱边找自己的歌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现况观察 / 文字 赖廷恒 媒体工作者 / 110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点亮那照见内在深处的灯 侧记两个葛罗托斯基相关工作坊 / 文字 郑尹真 / 112
- 专访「葛罗托斯基与理查兹研究中心」总监 汤姆士.理查兹 真正学会先人教导 才能带著智慧前进 / 文字 郑尹真 / 114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属於柏林的《正义法则》 异质声音同台纷陈 高尔基剧院导演雅尔.罗恩新诠克莱斯特作品 / 文字 廖俊逞 / 116
- 和谐乐声中,提点生命差异的杂音 亚兰.布拉德勒作品《向前,走!》 / 文字 张慧慧 / 118
企画特辑 Special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专栏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