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企畫特輯 Special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號人物 People
焦點專題(一) Focus
- 與文本共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42
- 呼喚原作 尋找那「獨一無二的點」 小論台灣的舞蹈與文學 / 文字 李時雍 / 44
- 《烟》 那隨舞揚起的今世煙塵 / 文字 李時雍 / 46
- May B 孤寂靈魂的地質學 / 文字 周伶芝 / 48
- 《歸屬習題》 全球化的精神抽搐 / 文字 周伶芝 / 50
- 《迴》 一句詩舞出一場孤獨禪境 / 文字 樊香君 / 52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焦點專題(二) Focus
- 愛情 請小心輕放 柴科夫斯基與《尤金.奧涅金》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3
- 櫃裡的交響曲 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戀音樂 / 文字 蔡永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 64
- 少年十五二十時 映照俄國社會實景 普希金與柴科夫斯基的《尤金.奧涅金》 / 文字 羅基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 68
- 絕對俄羅斯的「抒情場景」 那些關於《尤金.奧涅金》的不可不知 / 文字 呂岱衛 資深音樂評論人、古典音樂台節目主持人 / 72
- 回到人類純粹情感 時空距離不再遙遠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首演《尤金.奧涅金》 / 文字 張偉明 / 76
企畫特輯 Special
演出評論 Review
新銳藝評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 ARTalks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台灣音樂劇新一章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6
- 近卅年百花齊放 產業成熟路迢迢 台灣音樂劇發展回顧 / 文字 林采韻 藝文新聞工作者 / 88
- 小品規模另類舞台 懷舊風與小清新的下一步? 台灣音樂劇的發展新趨勢 / 文字 白斐嵐 / 94
- 《釧兒》 歌仔戲棚裡的癡愛情緣 比照百老匯製作模式 慢工磨琢的野台風景 / 文字 陳淑英 / 98
- 《寂寞瑪奇朵》 溫暖人心不寂寞 挖掘都會人欠缺的一塊 讓音樂劇成為娛樂的選項 / 文字 陳茂康 / 100
- 《不讀書俱樂部》 情境喜劇交織的生活小品 打破傳統音樂劇模式 表演、詞曲、編劇同步行進 / 文字 朱安如 / 102
- 《Cabaret》 從曲目出發揮灑魔幻力量 從耳熟歌曲發揮 打造獨特的演、歌、秀 / 文字 陳茂康 / 103
- 《啞狗男人》 死去之後重新認識人生 搖滾流行樂風 把歌練好再排戲 / 文字 朱安如 / 104
- 歌舞風華發源早 移植、原創各自繽紛 日本音樂劇的歷史與發展 / 文字 沈亮慧 / 106
- 星光加持助聲勢 資源跨界新契機 韓流明星與韓國音樂劇 / 文字 李季紋 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 108
- 摸西方經典過河中 邊唱邊找自己的歌 中國音樂劇的發展現況觀察 / 文字 賴廷恆 媒體工作者 / 110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點亮那照見內在深處的燈 側記兩個葛羅托斯基相關工作坊 / 文字 鄭尹真 / 112
- 專訪「葛羅托斯基與理查茲研究中心」總監 湯姆士.理查茲 真正學會先人教導 才能帶著智慧前進 / 文字 鄭尹真 / 114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屬於柏林的《正義法則》 異質聲音同台紛陳 高爾基劇院導演雅爾.羅恩新詮克萊斯特作品 / 文字 廖俊逞 / 116
- 和諧樂聲中,提點生命差異的雜音 亞蘭.布拉德勒作品《向前,走!》 / 文字 張慧慧 / 118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