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辑室报告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艺号人物 People
- 瑞士剧场导演芬兹.帕斯卡 轻抚的剧场 疗愈生命忧伤 / 文字 贾翊君、廖俊逞 / 28
- 佛朗明哥天后叶尔芭波娜 立足传统 炫舞崭新艳彩 / 文字 林耕 迷火佛拉明哥舞坊团长 / 32
- 香港剧场导演胡恩威 创作之路 著而不迷 / 文字 邹欣宁 / 36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芭蕾女神降临 西薇.姬兰 Sylvie Guillem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41
- 金星般的舞者 当代编舞家的缪斯 速写西薇.姬兰 / 文字 周伶芝 / 42
- 独家越洋专访芭蕾天后西薇.姬兰 永远开放 永不设限 / 文字 林亚婷 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理论研究所专任助理教授 / 44
- 林怀民眼中的西薇.姬兰 舞蹈典范的代名词 全身动作都是戏 / 文字 莫岚兰 国艺会艺术评论台驻站评论人、跳格肢体剧场创办人 / 48
- 致日本三一一地震的「6000哩外」 三位大师挥洒 女神起舞祝福 / 文字 张慧慧 / 50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日本三一一地震三周年特辑】 艺术反核,动员中!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54
- 缤纷异声 「艺」同呼喊废核 日本艺术家的反核行动 / 文字 刘黎儿 旅日作家 / 56
- 不限媒材与形式 艺起非核的绿色旅程 欧洲艺术家的反核行动 / 文字 王O生 旅欧艺术观察评论与策展人 / 60
- 拥核没有理由 反核义无反顾 视觉艺术发声 看见强而有力的见证 / 文字 张礼豪 艺评暨独立策展人 / 64
- 唱过漫长岁月 反核歌声嘹亮不歇 不核作的台湾音乐 / 文字 张铁志 音乐与文化评论人、香港《号外》杂志总编辑 / 66
- 为什么你不演出戏、跳支舞? 从「反核」指向剧场界行动意识与作品生态观察 / 文字 吴牧青 策展人、艺评人 / 68
- 三○九反核大游行 / 文字 廖俊逞 / 70
- 不要核四,五六运动 / 文字 廖俊逞 / 72
- 不核作演唱会 / 文字 廖俊逞 / 74
即将上场 Preview
焦点专题(一) Focus
- 昔时聚百戏 戏窟再回春 大稻埕「戏」说古今 / 文字 刘美芳 复兴高中戏剧班教师 / 82
- 策展活络小而美 戏曲重镇的文艺复兴 戏曲荣景复苏 大稻埕戏苑三年有成 / 文字 李玉玲 / 84
- 「大稻埕戏苑」欢庆三周年 老干新枝连番上阵 大稻埕「戏」风强强滚 / 文字 廖俊逞 / 86
- 老味道 新生命 / 文字 林文理 / 88
- 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馆长 罗斌 阿兜仔藏东方灵魂 落户廿年总也不腻 / 文字 李玉玲 / 90
- 音乐设计柯智豪 五代在地扎根 一砖一瓦如数家珍 / 文字 陶维均 / 92
- 灯光设计江佶洋 为阿公翻修老诊所 重回故里认真生活 / 文字 陈淑英 / 94
- 思剧场艺术总监张哲龙 阅读活生生的历史 让梦想发酵成真 / 文字 陶维均 / 96
- 剧场服装设计师赖宣吾 方便省钱落户立业 拼贴「剧服厂」之梦 / 文字 陈淑英 / 98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企画特辑 Special
演出评论 Review
新锐艺评 Review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企画特辑 Special
-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