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象手记NOTE OF PHOTOGRAPHER
焦点
- 饥饿的海绵 梅卓燕到德国找碧娜 / 文字 梅卓燕(香港编舞家) / 8
- 访前乌帕塔舞团舞者――克丽丝黛儿.吉尔波 / 文字 吴俊宪(前云门舞者) / 10
- 炫技魔音,迷魅三百年 小提琴表演灵魂的溯源 / 文字 赖伟峰(媒体工作者) / 14
- 二十世纪小提琴风潮 / 文字 赖伟峰(媒体工作者) / 16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集体出击,「剧」运大「展」!?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21
- 剧展.剧展.鸿图大展 国?现代戏剧节实况普查 / 文字 杨美英(特约撰述) / 22
- 全岛走透透,搞搞新点子 二??一年剧展大预览 / 文字 杨美英(特约撰述) / 24
- 打开台湾剧展史 汇演的系谱与考掘 / 文字 于善禄(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 / 28
-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剧展的现象省思与未来观察 / 文字 谢东宁(特约撰述) / 32
- 剧场联演,校园发烧! / 文字 杨美英(特约撰述) / 34
- 大「展」身手之前,广结资源为先 香港的戏剧艺术节 / 文字 张秉权(香港艺术发展局戏剧小组委员会主席) / 38
表演书房
新秀登场
跨海演出
艺人馆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 「多媒体歌剧」多在哪里? 谭盾的《门》和守门员引发的焦虑 / 文字 鸿鸿(导演、诗人) / 65
- 没有「糖」吃的耶诞夜 看音乐会形式的《糖果屋》 / 文字 赖伟峰(媒体工作者) / 68
- 摆荡於符号与意象之间 看Pappa TARAHUMARA《WD生之祭》 / 文字 王墨林(资深剧评人) / 70
- 引发「东方主义」焦虑的《金宝贝》 从台大戏剧系的公演谈起 / 文字 邱锦荣(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 / 72
- 矢z曲音难掩瑕 曲剧版《四世同堂》观后 / 文字 马森(戏剧学者) / 75
- 一曲单弦话苍凉 曲剧「老舍三部曲」观后 / 文字 童乃嘉(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硕士、本刊副社长) / 78
- 开不完的春柳春花满画楼 「跨世纪千禧昆剧菁英大汇演」随笔 / 文字 张?丰(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兼任讲师) / 81
- 在部落与剧场间的山脊上放歌 看「原舞者」之《布农族传统祭仪歌谣――谁在山上放枪》 / 文字 赵绮方(英国瑟瑞Surrey大学舞蹈人类学博士候选人) / 84
- 落花的心道 看梅卓燕的《花落知多少》在香港 / 文字 小棕(香港舞评人)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