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象手记NOTE OF PHOTOGRAPHER
焦点
- 现实人生的真善美 杜国威重要剧作介绍 / 文字 佛琳(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会员) / 9
- 关於杜国威「春天」的一、二事 / 文字 华湘如(俳游场导演) / 10
- 严肃摆两旁、笑料贯全场 说说南方滑稽戏 / 文字 李翠芝(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戏曲硕士) / 14
- 上台一鞠躬,四十年头一回 浙江滑稽剧团来台演出 / 文字 李翠芝(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戏曲硕士) / 16
- 舞台空间的魔术师 罗夫.可泰(Ralph Koltai) / 文字 黄馨萱(特约撰述) / 18
艺术节
台前幕后
欧陆剧场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剧场.创作.行销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9
- 在表达与生存间寻找平衡点 当创作遇上行销 / 文字 傅裕惠(剧场工作者) / 40
- 行销是一种「沟通」 剧场行销经验谈 / 文字 赵文琪(剧场工作者) / 44
- 找赞助,知己知彼;做行销,成立联合团队 / 文字 赵文琪(剧场工作者) / 46
- 通俗引领风骚,百花可能齐放 台湾剧场的市场现况与未来趋势 / 文字 庄佩瑶(本刊编辑) / 50
座谈会
- 可以给孩子更有深度的儿童剧 儿童剧剧评与创作座谈会 / 记录整理:黄玉婷 / 53
- ?戏曲寻找未来的戏迷 访复兴国剧团团长钟传幸谈戏曲儿童剧 / 文字 庄佩瑶(本刊编辑) / 54
- 儿童剧小档案 / 文字 庄佩瑶(本刊编辑) / 56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现象视察
- 香港剧场实验的旧与新 / 文字 鸿鸿(编导、诗人) / 72
- 《打开》与荣念曾效应 / 文字 鸿鸿(编导、诗人) / 74
- 油街与香港文化现象 / 文字 鸿鸿(编导、诗人) / 76
- 只有偶像,没有英雄的台湾流行音乐 / 文字 苏重(电台主持人) / 78
声乐对谈
里程碑
- 您不用再「挨骂」了! 魏龙豪与台湾的相声因缘 / 文字 庄佩瑶(本刊编辑) / 84
- 让我们向他深深一鞠躬 / 文字 张晓凡(高雄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股长) / 84
- 寂静地奔跑 与葛罗托斯基工作的过程 / 受访人:陈伟诚(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采访、整理:厉复平 / 86
- 你我「相遇」是种缘分,但是……(下) / 文字 钟明德(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副?授)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