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焦點
- 現實人生的真善美 杜國威重要劇作介紹 / 文字 佛琳(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 / 9
- 關於杜國威「春天」的一、二事 / 文字 華湘如(俳遊場導演) / 10
- 嚴肅擺兩旁、笑料貫全場 說說南方滑稽戲 / 文字 李翠芝(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曲碩士) / 14
- 上台一鞠躬,四十年頭一回 浙江滑稽劇團來台演出 / 文字 李翠芝(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曲碩士) / 16
- 舞台空間的魔術師 羅夫.可泰(Ralph Koltai) / 文字 黃馨萱(特約撰述) / 18
藝術節
台前幕後
歐陸劇場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劇場.創作.行銷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9
- 在表達與生存間尋找平衡點 當創作遇上行銷 / 文字 傅裕惠(劇場工作者) / 40
- 行銷是一種「溝通」 劇場行銷經驗談 / 文字 趙文琪(劇場工作者) / 44
- 找贊助,知己知彼;做行銷,成立聯合團隊 / 文字 趙文琪(劇場工作者) / 46
- 通俗引領風騷,百花可能齊放 台灣劇場的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 / 文字 莊珮瑤(本刊編輯) / 50
座談會
- 可以給孩子更有深度的兒童劇 兒童劇劇評與創作座談會 / 記錄整理:黃玉婷 / 53
- 爲戲曲尋找未來的戲迷 訪復興國劇團團長鍾傳幸談戲曲兒童劇 / 文字 莊珮瑤(本刊編輯) / 54
- 兒童劇小檔案 / 文字 莊珮瑤(本刊編輯) / 56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現象視察
- 香港劇場實驗的舊與新 / 文字 鴻鴻(編導、詩人) / 72
- 《打開》與榮念曾效應 / 文字 鴻鴻(編導、詩人) / 74
- 油街與香港文化現象 / 文字 鴻鴻(編導、詩人) / 76
- 只有偶像,沒有英雄的台灣流行音樂 / 文字 蘇重(電台主持人) / 78
聲樂對談
里程碑
- 您不用再「挨罵」了! 魏龍豪與台灣的相聲因緣 / 文字 莊珮瑤(本刊編輯) / 84
- 讓我們向他深深一鞠躬 / 文字 張曉凡(高雄市政府秘書處第一科股長) / 84
- 寂靜地奔跑 與葛羅托斯基工作的過程 / 受訪人:陳偉誠(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講師)採訪、整理:厲復平 / 86
- 你我「相遇」是種緣分,但是……(下) / 文字 鍾明德(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敎授)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