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辑室首页
印象手记NOTE OF PHOTOGRAPHER
环球舞台
焦点
- 记忆的森林,撩绕的发丝 现代版的祭仪《家族合唱》 / 文字 陈品秀(本刊编辑) / 12
- 小提琴大师奏探戈 基顿.克莱曼诠释皮亚佐拉 / 文字 李茶(音乐文字工作者) / 14
- 克莱曼演出曲目的非常相关CD / 文字 朱中恺(本刊编辑) / 15
- 璀灿艳绝歌舞伎 / 文字 童乃嘉(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硕士) / 17
- 献给每一位观?的「Kabuki For Everyone」 / 文字 童乃嘉(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硕士) / 18
- 关於「忠臣藏」 / 文字 童乃嘉(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硕士) / 20
艺术节
台前幕后
- 打击乐新锐雅痞 沙弗利二重奏 / 文字 王光哲(音乐文字工作者) / 34
- 艺术家与群?的媒介 / 文字 许凤?(特约撰稿) / 37
- 南台湾的舞蹈生力军 ――发现舞蹈剧场 / 文字 陈品秀(本刊编辑) / 38
- 琴笛合鸣,乐陶陶 / 文字 朱中恺(本刊编辑) / 40
- 肢体就是编舞家的画笔 / 文字 徐开尘(特约撰述) / 42
新视窗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文化外交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53
- 台湾外交,递张「文化」名片吧! 新世纪来临前的文化外交准备 / 文字 王凌莉(新闻工作者) / 54
- 以「双赢」取代「对立」的文化交流观 / 梁蓉(采访) 傅裕惠(整理) / 58
- 马不停蹄地寻找舞台焦点 访「亚维侬艺术节」执行长费弗达西耶Faivre D'Arcier / 文字 梁蓉(淡大法语系副?授) / 62
- 「OFF亚维侬」提供了另类机会 / 文字 梁蓉(淡大法语系副?授) / 64
- 一个铜板响叮当 / 文字 祁雅媚(本刊编辑) / 68
?活亮相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 舞踏的质变 从六?到九?年代 / 文字 童乃嘉(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亚洲戏剧硕士) / 78
- 难得的多元化剧场表演 南台湾戏剧观摩展 / 文字 叶子?(文字工作者) / 81
- 是豪爽的游戏!或无力的耍弄? 《沙滩.槟榔.维士比》观后杂感 / 文字 杨囡(那个剧团编导) / 86
- 窥见舒伯特多样性的独唱会 / 文字 沈长言(音乐文字工作者) / 88
游艺场 ART SPECE
现象视察
- 期待「英雄」的多头马车时代 南、北两个剧场联盟的矛盾与困境 / 文字 傅裕惠(本刊编辑) / 92
- 深埋一颗爱戏的种子 / 文字 郭佩霖(特约采访) / 94
- 推动?少年戏剧?育的手 / 文字 郭佩霖(特约采访)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