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集社剧团《天堂动物园》 以动物寓言看生命价值

《天堂动物园》结合偶戏、面具、光影,怀抱童趣之心。 (飞人集社剧团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飞人集社剧团新作《天堂动物园》,以蕴含哲理的动物寓言,清新简要的对应现代社会中逐渐多元的组成,透过戏剧力量与孩子讨论如何面对、学习理解,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个体。

飞人集社剧团《天堂动物园》

11/17-18  19:30  11/18-19  14:30  11/19  11:0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3378859

飞人集社剧团新作《天堂动物园》,延续过往的黄金创作团队:偶戏达人石佩玉、故事文本周蓉诗、波隆纳国际插画奖得主莒丝莲・额贝哈、音乐设计王榆钧,以蕴含哲理的动物寓言,清新简要的对应现代社会中逐渐多元的组成,透过戏剧力量与孩子讨论如何面对、学习理解,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个体。

《天堂动物园》内容讲述一匹小野马离开温暖的家乡,独自流离到遥远的山谷,不但闯入了动物们原本的生活,也打破它们的日常秩序。小野马该怎么融入新的团体呢?一场灾难爆发,大家各自发挥所长惊险逃难,但没想到来到新天地,迎接它们的又是一场与原居动物们融合的故事。

本次故事的发想与背景,一如「小孩也可以看」系列过往的作品《初生》、《长大》、《消失》陪伴著孩子理解生命各个阶段的奥秘,皆来自编剧周蓉诗与她的台法混血女儿的日常相处。这次《天堂动物园》则因小嘉在小学遇到与自己成长背景、风俗文化全然不同的同学,如何与女儿讨论这些因为不相同、不理解而产生的困惑,正是周蓉诗想藉由这次故事讨论的议题,并再由个人经验拓宽到扩及全球的难民问题,融合并转化作动物寓言,企图让大人与小孩一起思考族群融合议题、民主核心、生命价值。

剧中角色特意选用已绝种或濒临绝种的动物角色,例如野马、袋狼、泛x鹉、毛驴、???(OKAPIA)、犰狳等,动物角色带入丰富的演员肢体表演,除了满足观众好奇心,更具有想像空间。导演石佩玉也采用面具、光影、物件剧场、即时投影等「多元拼贴」手法,对应本次作品的命题,在戏偶的材质、纹路、色调等视觉元素进行拼贴,戏偶美术及舞台都令人耳目一新。由於动物角色来自世界各地,音乐设计王榆钧将采用更多的异乡情缘元素在音乐里,充满想像与惊喜的旋律。

呼应本次演出的题材,飞人集社剧团特别邀请新住民家庭成长协会、南洋姐妹会等新住民相关单位共同欣赏《天堂动物园》的演出,希望不仅是戏剧内容的讨论,更能透过作品让关注的议题持续在剧场外发酵。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7年11月号「即将上场」〈飞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新作 《天堂动物园》 动物为引 思索移民议题〉;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