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南北管 拾念剧集创造《蓬莱》仙境声响

《蓬莱》一场「小岛之心」争夺战,映照出众神的爱恨嗔痴怨。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编导李易修与作曲家许淑慧两人今年台湾国际艺术节超神话二部曲《蓬莱》承续以日本动漫音乐创作精神,将《无敌铁金刚》旋律改编进曲子中,带给观众独一无二的「蓬莱」传说。

2018TIFA 拾念剧集超神话二部曲《蓬莱》

3/2-3  19:30  3/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编导李易修与作曲家许淑慧两人於二○○八年《大神魃》作品中,首创以日本动漫音乐、昆曲为发展基底,创造出新的南管音乐旋律,并首次将南、北管音乐融合於一曲。今年台湾国际艺术节超神话二部曲《蓬莱》承续此一音乐创作精神,将《无敌铁金刚》旋律改编进曲子中,带给观众独一无二的「蓬莱」传说。

《蓬莱》除了采用传统南管著名道教指套名曲〈直入花园〉,李易修另编写一套「八卦曲」歌词,包括〈干为天〉(干)、〈火山旅〉(离、艮)、〈坎为水〉(坎)、〈泽风大过〉(兑、巽)、〈雷地豫〉(震、坤)等五首新词,作为全剧故事发展的结构,再由作曲家许淑慧以自身学习南、北管音乐和易经多年的体会,将南、北管的音乐调性搭配八纯卦的阴阳变化,运用大众对南、北管的既定印象,以北管音乐演绎以干为首之四阳卦「干、震、坎、艮」,南管音乐则演绎以坤为首之四阴卦「坤、巽、离、兑」,而融合两个乐种的新创曲目则是让观众感受到南管音乐的阳刚之气与北管音乐的阴柔之美,深具传统南、北管音乐风格却又充满新旋律、新编曲及当代的演奏诠释技巧。

李易修表示,「这出戏最困难的地方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对演员的考验,像是现代剧演员可能从来没有听过南、北管,而两位京剧演员也是从来没有唱过南、北管;此外,大家都较少使用闽南语,南管是要唱泉州闽南语,北管则是要唱台湾闽南语,加上还要练身段与操偶,这些都很困难。」

他说,这次演出也有运用到传统戏曲身段,例如跑圆场、云手,其中在第一场演出中,刑天(崔台镐 饰)与云鬼(黄宇琳 饰)拿一把雨伞打架,构想来自於梨园戏《留伞》,「我们用白米铺出一个方形结界,大小比梨园戏的舞台再小一些,两个人在打架、抢伞但看起来像是在跳舞,我希望作品可以跟传统戏曲部分连结。」

《蓬莱》企图利用有趣的艺术手法描述台湾社会与政治目前的现况,「但最主要是希望能将很美的南、北管音乐传递给大家。」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8年2月号「聚光灯下」〈剧场演员 崔台镐 极具存在感的绿叶 自认无聊的老灵魂〉;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