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雨田舞蹈剧场《竹乡印象.四幕景》 传承乡土情怀
艹雨田舞蹈剧场新作《竹乡印象.四幕景》爬梳竹堑历史与记忆,也是创作者对於家乡的孺慕情怀,并透过技术团队与舞者搭配多元艺术的视听形象呈现於舞台,期盼与观众一起分享对风城的共同记忆。
艹雨田舞蹈剧场《竹乡印象.四幕景》
2019/1/19 19:30
台中国家歌剧院中剧院
获选为二Ο一八年新竹县舞蹈类杰出表演艺术团队的艹雨田舞蹈剧场,新作《竹乡印象.四幕景》爬梳竹堑历史与记忆,也是创作者对於家乡的孺慕情怀,并透过技术团队与舞者搭配多元艺术的视听形象呈现於舞台,期盼与观众一起分享对风城的共同记忆,藉此凝聚并传承乡土情怀。
艹雨田舞蹈剧场「艹雨田」三字缘起於欣蕾舞团的「蕾」,团长暨制作人刘羽恩为延续并发扬欣蕾舞团创办人王玉英及艺术总监王人禾一路走来向下扎根的教育精神,集结一群对舞蹈艺术创作有理想、以成为专业舞者为职志的青年艺术家们,以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风格融合东西方肢体语汇,训练舞者用身体述说一则又一则的故事,舞出一幕又一幕的风景。刘羽恩希望将「艹雨田」的作品带向世界,「到世界各地遇见不同的人们,用身体说故事,让故事不受语言限制。」
《竹乡印象.四幕景》是刘羽恩凭著一股生於风城、长於风城、再造风城艺象的热血,与驻团艺术总监、曾任台北民族舞团艺术指导的杨琳琳及新古典舞团编舞家卢怡全,自二Ο一七下半年开始,深入了解竹堑古城的历史足迹,搜罗相关文史记载及用心阅读乡土文学作品,在拥有全台百分之七十人口的客乡中,透过舞者身体质地的转化与编创手法的再创新,将研究所得淬炼至作品内蕴。
刘羽恩表示,资历丰富的杨琳琳除了对於古典舞、少数民族舞蹈钻研之外,近年更对台湾舞蹈别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创作与构思;新古典舞团新任艺术总监、同时是新竹在地横山人的卢怡全,更是对於客家文化有著深入的体会与浓厚情感,作品细腻与壮阔深深引起观众共鸣。
杨琳琳编的第一幕〈迎.曦〉,阳光洒落幽篁,清风徐送,竹浪款摆,绿影婆娑,晨曦缓缓拉开初春帷幕;第二幕〈沁.绿〉,客家细妹山头采茶枝,店前捡茶叶,笑逐颜开。卢怡全编创的第三幕〈忠.义〉,肃穆庙宇香火萦绕,烟雾氤氲,往来信众顶礼膜拜,求签问卜。第四幕景则由两位驻团编舞家周瑷萱与黄政谚大胆尝试,两人不仅担任舞者更扛下创作者双重角色,协力打造最终章〈仰.望〉,看著缓缓升起的天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