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技、训练与初衷 专访中提琴家李捷琦

中提琴家李捷琦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去年刚在台湾演出华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李捷琦马上又要在三月廿一日与余隆带领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难得一见的帕格尼尼《c小调中提琴与乐团奏鸣曲》。

【TSO】第七届海派文化艺术节:海上音画—余隆与上海交响乐团

3/21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25786731

才刚回家,把小行李箱换成大的,随即准备赶赴上海,在等候转机的途中,中提琴家李捷琦与我们侃侃而谈。

去年刚在台湾演出华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李捷琦马上又要在三月廿一日与余隆带领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难得一见的帕格尼尼《c小调中提琴与乐团奏鸣曲》。

帕格尼尼:我必须从头演奏到尾

虽然名为奏鸣曲,实际上更像是给独奏乐器与乐团创作的协奏曲,据说当时,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史特拉底瓦里的中提琴,为了充分发挥中提琴的表现力,委托年轻却才华洋溢的作曲家,也就是刚以《幻想交响曲》轰动乐坛的白辽士谱写一首中提琴协奏曲,白辽士将拜伦笔下的浪漫主义公子化身成中提琴,以描绘此人悠游山区间的方式完成了委托,即是著名的《哈洛德在义大利》,但中提琴的段落却不是帕格尼尼期待的,华丽、不保留的展技。

当时,帕格尼尼的演奏让乐界盛传他将灵魂卖给魔鬼,才能有此非凡技巧,这位名家才看了草稿,就说:「这样不行,我必须从头演奏到尾。」虽然对白辽士赞誉有加,但仍自己动手写了这阕奏鸣曲,将中提琴技巧的可能性又提升到另一层境界。

像顶尖运动员一样  保持良好的状态

「廿几岁时我时常演出这首曲子,近年除了读谱商出版的谱之外,也研究了手稿,更能体会这当中的困难。」李捷琦说:「作曲家希望同时具备音高与厚度,在主题变奏的层层叠叠中要如何维持续航力,必须保持相当好的状态。」

「你如果也喜欢高尔夫的话,应该明白我要说什么,随著球具与技术的发展,球道也愈来愈难了。」李捷琦说,他认为近年来中提琴家的技巧也愈来愈好,因此,也不须因为技术上的问题对乐谱或乐器妥协,应该要直接面对作曲家的要求。

对音乐家来说,演奏帕格尼尼这样的曲目其实就跟顶尖运动员一样,让身体记得那个感觉,不能让自己的身体脱离那个状态,同样的,好的音乐家也必须知道怎样放松。

将老师教我的东西  再献给老师

这次的曲目虽然是上海交响乐团主动提出,但对李捷琦来说却有另一层意义。

「我一直都很感谢台湾的老师,他们让我在出国之前就拥有很完备的工具,这些从小就准备好的基本功,让人不会被技巧的天花板限制住发展。」李捷琦回忆,第一次学帕格尼尼是小学五年级时,林佳蓉老师教给他的帕格尼尼《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当时扎实的训练,为后来自己在世界乐坛的旅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每次回台湾都很开心,但这次特别不同,因为终於可以把帕格尼尼——把老师教我的东西献给老师,如果你有机会来听,或许你对中提琴的印象会不太一样。」

演奏家洗练的技巧,及对音乐诚恳的态度,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开始期待,这首曲目难得的现场演出,将真的会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