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社《#》 挖掘语言内幕 想像人类末世情景

《#》一则则近似古代庄子寓言故事为场景的概念,以许多非人物件或动物为主要角色,对应现实社会里的人性与生活状态。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导演李铭宸与编剧魏于嘉首度创意合作新戏《#》,将安排许多非人物件或动物为主要角色,以轻松戏谑跳脱公式制约的口吻,对应现实社会里的人性与生活状态。

创作社CS监制作品4号《#》

4/1-2  19:30   4/2-3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33939888

多次入围及获选台新艺术奖、个人风格独特鲜明的导演李铭宸,与曾获台湾文学?及台北文学奖的编剧魏于嘉,首度创意合作新戏《#》,将安排许多非人物件或动物为主要角色,以轻松戏谑跳脱公式制约的口吻,对应现实社会里的人性与生活状态。

《#》剧本原名《现世寓言》,是魏于嘉於二○一四年台湾文学?剧本金典奖作品,创作发想源自近年食安问题、地球暖化,天灾人祸等社会议题,引发对於人类末世情景的思考。

熟擅集体创作的李铭宸,以往个人作品较少有大量台词或故事情节,这次执导魏于嘉的原创剧本,并不打算仅止於「诠释或搬演文本」,却是时而远距观察,时而近身对话,这也是他将剧名从《现世寓言》更改为《#》的原因。

「我从社群媒体上常见的使用习惯发想,『#』是代表标签、索引的符号,但使用发展到后来,『#』后面写的文字多半跟正文关联性不大,但这些文字却是因正文而生、隐含呼应著它的衍生文本。」李铭宸表示,「#」在视觉上又像寓意深而多样的一口井,贴近他以此文本进行导演创作的思考和意图。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6年3月号「编辑精选」〈现世,或者末日寓言? 李铭宸执导得奖剧本 探问《#》的语言内幕〉;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