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巴黎秋季艺术节 王嘉明以日常生活打造无常的《Re:亲爱的人生》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亲爱的人生》获得巴黎秋季艺术节总监青睐,即将於今年十一月前进巴黎,成为台湾第一个登上该舞台的当代戏剧作品。因应剧院规格,改版重制为《Re:亲爱的人生》,将更多的「台湾味」带进法国。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Re:亲爱的人生》
8/31-9/1 14:30 9/1 19: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89888
2018台湾国际艺术节(TIFA)首演的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亲爱的人生》,获得巴黎秋季艺术节总监青睐,即将於今年十一月前进巴黎,成为台湾第一个登上该舞台的当代戏剧作品。因应剧院规格,改版重制为《Re:亲爱的人生》,将更多的「台湾味」带进法国,并於本周末在国家戏剧院演出。
《Re:亲爱的人生》剧情维持原本〈记忆〉、〈埤塘〉、〈附身〉、〈刺青〉四个片段,在舞台上每卅分钟说一个短篇故事,而舞台将从原先的里民活动中心,变身为台湾处处可见的铁皮屋,并在铁皮屋前加上半透明的波浪板,让演员前后走动、耳语时,观众可以依稀看到他们隐身之后的视觉效果。此外,演出使用塑胶椅、摺叠圆桌、盆栽、晒衣架等台湾处处可见的日常物品,这些物品也隐喻著不同的含意,如〈埤塘〉中,两姐妹在家围绕追逐的折叠圆桌代表了埤塘,连结故事后段在埤塘的剧情发展;在〈附身〉中,女主角在宫庙望著被香熏黑的天花板,象徵她已经被癌症入侵的身体,许多细节都藏於舞台上,呼应作品要以生活片段打造人生的风起云涌。
除了舞台跟物件的改变外,这次移除了影像设计,以极简,更偏向物件剧场的方式呈现剧中的人生故事。编导王嘉明表示:「要在短短卅分钟说一个人的人生,让观众知道角色的故事与个性,是这次最大的挑战。」参与本次作品的姚坤君表示:「在排练中,〈附身〉开场的那一大段独白、声音与肢体语言,导演希望我要比去年再更收敛一些,因为那段剧情我几乎不能动,又只有一个光打在我身上,如何满足导演的要求并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非常不容易。」
《亲爱的人生》於2018TIFA首演时,两厅院邀请巴黎秋季艺术节艺术总监Marie Collin前来欣赏演出,演出从诺贝尔文学奖艾莉丝.孟若的短篇小说作为灵感来源,Marie Collin对王嘉明将文学作品发展成舞台剧的手法感到惊艳,并将原小说描述的产业、植物、气候、历史、语言等,改为台湾在地的景观与文化,如:乩童与桌头的驱邪净身体验、桃园的埤塘等。因作品将世界著名的文学小说转变为贴近在地的戏剧作品,深获她的青睐,历经两厅院一年的洽谈,成功将演出带进巴黎秋季艺术节,呈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而巴黎秋季艺术节的重要性,知名策展人、现任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顾问耿一伟表示:「巴黎秋季艺术节,如同巴黎的春天百货公司,把引领潮流的最新趋势,在巴黎公布给全世界知道,也是各国文化外交的竞技场,希望可在这个伸展台上崭露头角,在此更显得《亲爱的人生》登上此国际舞台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