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玛》演员长达近半年密集训练 挑战原音呈现
希腊导演狄奥多罗斯.特尔左布勒斯再度来台并执导《叶玛》,十一月二日至四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登场,本人将於每场演出后在戏剧院大厅举办《狄奥多罗斯.特尔左布勒斯:酒神的回归》签书会。
2018国际剧场艺术节
狄奥多罗斯.特尔左布勒斯《叶玛》
11/2-3 19:30 11/4 14:30
台北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希腊导演狄奥多罗斯.特尔左布勒斯(Theodoros Terzopoulos)再度来台并执导《叶玛》,十一月二日至四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登场,本人将於每场演出后在戏剧院大厅举办《狄奥多罗斯.特尔左布勒斯:酒神的回归》签书会,邀请演员及观众一同踏上进入身体结构深处的旅程。
特尔左布勒斯导演的表演训练方法,著重於「三角地带的解构练习」,演员须专注将感知集中於横膈膜呼吸、脊椎及三角地带,身体必须同时维持放松状态,透过三角地带的振动将身体最深层的能量完全释放。
今年,演员蔡佾玲再次前往希腊参与导演的演员工作坊并获邀参与戏剧论坛,接受希腊雅典《Athinorama》杂志专访,内文提到她与导演一起工作的经验与心得。蔡佾玲表示:「人们应该愿意付出、牺牲及交流,这些是剧场的、艺术的美。在这个时代,人们追求理性、效率、解释和回报,并不容易欣赏这样的演员训练和艺术表达。但如果能在剧场里体验,绝对是一次独特的旅程。从二Ο一六年演出《酒神的女信徒》后,无论排练任何风格或类型的戏剧,一直想起特尔左布勒斯说:『我们的身体比大脑更聪明。』提醒著我对表演的想像不该局限在理性的知识层面。在他的剧场中,演员是渠道,我们直接感受、传达与投射,透过他的表演训练,以呼吸作为中心来实践,演员锻炼并拥有身体与意志的技艺,回到最原始的身体动能,让身体揭露自己的秘密:那些理性不可说的。然后,我们可以将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唤起对世界更深层的提问。」
为了完美呈现《叶玛》,剧组经过长达近半年的肢体及声音训练,导演更常在排练场中透过导助翻译将自己对於表演方法与剧本理解传达给演员们,让演员们透过指导在身心灵各方面都有更深层的体悟,演员在舞台上不配戴任何麦克风,企图展现最原始的能量、挑战声音与肢体的最大极限。
此次选择西班牙剧作家罗卡《叶玛》做演出,除了纪念今年为罗卡一百廿年冥诞以外,亦传达一段历史。罗卡当年因西班牙内战及法西斯主义兴起压迫之下,最终被谋杀且至今找寻不到遗体。其创作《叶玛》彰显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低落、女性的不自由,叶玛如笼中鸟被困於家中,内心的渴求未曾被重视;而剧中叶玛的丈夫璜则是充分展现出父权社会中的男人原型,观众将於剧中看见特尔左布勒斯导演用特殊手法表现两者间的权力关系。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8年10月号焦点专题「跨世纪的《叶玛》身与心的锻造」;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