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这样过日子

马照琪 小丑医生上学记

马照琪 (马照琪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从法国贾克.乐寇(Jacques Lecoq)国际戏剧学校学成归国的马照琪(马马),二○○五年创立了「沙丁庞客」剧团。

剧团LOGO,暴著一口尖牙的沙丁鱼,有点严肃,又有点好笑。但语出法文Saltimbanque的沙丁庞客,和鱼没多大关系,意思是:街头艺人、街头卖艺者、小丑、江湖骗子。

马马扮起小丑,推出创团作《在世界的房间》,故事灵感来自法国小说《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该是旭日东升的年轻生命,却因重病即将提早画下休止符,小女孩在病房用录音机录下面对死亡的孤单、恐惧、绝望的心情……

那个舞台上早逝的生命一直活在马马的心里,她明白:这不只是小说或戏剧里的虚幻故事,生活中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马马在贾克.乐寇求学时,不少从事小丑表演的学长姐,另一个身分是「小丑医生」,他们是法国小丑医生组织「微笑医生协会」(Le Rire Médecin)一员,每周固定到医院为病童、家长、医护人员表演,以红鼻子、白脸取代白袍,用欢笑代替打针吃药,是另类的医生。

创团九年,一直在创作,一直在表演,一直为了票房在打拚……当生活变成固定模式,周而复始,马马突然觉得自己空了。在台湾,没有小丑专业课程可以进修,没有可以切磋的对象,那个对小丑表演充满理想的自己,好像快被现实压垮,她决定放缓脚步,到巴黎进修「小丑医生课程」。

「推开一个病房,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四月,马马飞往巴黎,当踏进微笑医生协会,和小丑医生们走入医院表演,她的人生也意外开启了一扇窗:「我在最需要阳光的时候,遇到最温暖的人。病痛,让我看到人性的高贵。」

九月底,马马带著在巴黎充电五个多月的满满能量回台,酝酿多年想在台湾推动的「小丑医生」计画,即将启动。

《PAR表演艺术》 第263期 / 2014年11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263期 / 2014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