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鞋尖下的秘密-英伦芭蕾点滴/现场目击

这里,就是英式芭蕾的摇篮!

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的观众主要入口,位在Bow Street上,左侧的透明玻璃建筑则是Paul Hamlyn Hall,观众可在内部用餐。(魏君颖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相较於欧陆其他成立已有数百年之久的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莫妮卡.梅森女爵(Dame Monica Mason)谦称该团仍很年轻。事实上,由妮奈特.德.瓦卢娃创立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最先为小型舞团维克威尔斯芭蕾舞团,后来於一九三一年,由莉莲.贝利斯女士提供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 Theatre)作为根据地后,更名为“Sadler’s Wells Ballet”。一九四六年,舞团搬进伦敦柯芬园(Covent Garden)旁的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并在十年后舞团成立廿五周年时(1956),由英国王室颁定「皇家」名号。在伯明罕,则有本团的姊妹团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团(Birmingham Royal Ballet)。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虽不单只为王室服务,与王室关系仍很密切,查尔斯王子就担任舞团总裁一职,并於三月中偕同妻子卡蜜拉、当时还未入门的儿媳凯特.密道顿出席舞作《爱丽斯梦游仙境》首演。

在舞团创立同时,皇家芭蕾舞学校也同时成立,妮奈特.德.瓦卢娃相信有好的学校训练,便能够给舞团带来优秀的舞者。梅森女爵谈到舞团的风格时,提及创团编舞家佛德瑞克.阿胥顿奠定了舞团的芭蕾风格,阿胥顿热爱芭蕾舞剧(story-ballet),编舞也常有抒情风格。之后,才华洋溢的肯尼斯.麦克米伦也赋予舞团独特的个性。除了古典芭蕾之外,皇家芭蕾舞团也发展相当多现代芭蕾舞作,无故事性、以抽象概念演出的作品,无论哪种类型,都相当受观众欢迎。

三月底的伦敦,还有些春寒料峭。本刊走访皇家歌剧院及皇家芭蕾舞团,探索剧院内部的秘密,一窥以此为家的舞者生活。

《PAR表演艺术》 第222期 / 2011年06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222期 / 2011年0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