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百变女伶新生代
百变女伶新生代
细数台湾女演员的世代发展,我们发现,每个世代的女演员都各有风情,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自成路数。
一九八○年代,马汀尼、刘若楚B杨丽音等人从兰陵剧坊出身,或负笈国外或实战经验累积,形塑自己的演员样貌。
一 九九○年代,台湾剧场出现更多元的创作取向。学院体系的萧艾、郎祖筠、陈湘琪等,以写实文本为重,成为主流剧场的最佳女主角;学院之外的,莎士比亚的妹妹 们剧团的阮文萍、周蓉诗,临界点剧象录剧团的詹慧玲,则在小剧场中展露特异气质。介於两者之间的,例如徐堰铃,北艺大毕业,同时受小剧场创作的美学影响, 在文本和肢体之间自由游走。
廿一世纪,正窜起的新生代女伶中,我们又可以在她们身上挖掘出什么样的特质,可与持续演变的剧场生态相互见证与呼应?林钰玲、王安琪、谢俊慧、王世纬、张诗盈、谢盈萱,六位备受期待的舞台新星,本刊请她们纸上变身、现身说法,一窥她们面对演员生涯的期待与挑战。
《PAR表演艺术》 第232期 / 2012年04月号